
今天收到的问题是:
信仰女童为躲避上幼儿园钻洗衣机,结果被卡脱水筒,你怎么看?
看到标题后,我把这个新闻完整看了一遍,在消防战士和周围群众的帮助下,这个小女孩成功脱险,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这我就放心了.
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首先家里的大人,要对消防战士和街坊邻居,表示真心的感谢,并且要引导孩子,对他们说声谢谢.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大人是小孩子的模仿对象,只有大人,明事理,敢承担,小孩子,才能上行下效.
以前看到过这样新闻,家里大人带着耳机听音乐,小孩子,钻到洗衣机里捉迷藏,结果引发伤害.事后,家长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向洗衣机生产厂家,索要巨额赔偿!我觉得这是不妥当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日常一定要尽到自己的监护义务.发现隐患苗头,要深刻反思,及时堵塞漏洞.我想,新闻里的小女孩,一定不是第一次钻洗衣机,前面一定有类似的行为,甚至钻过冰箱,钻过橱柜.这样的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大人有义务,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而不是事后,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我觉得,现在的大人和孩子,缺少的不是才艺和知识教育,而是自我反省,主动承担责任的教育!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一定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因为,有打骂虐待的现象吗?我想,在当前多方监管的大环境下,这种现象,即使存在,也是极其稀少的,个别现象,一定不是主流.根据实践经验,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的关注减少了.现在孩子在家里,是多双眼睛,关注的焦点,孩子像明星一样,生活在聚光灯下,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关注.他们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被无限放大.
一旦到了幼儿园,老师不可能,时时处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有心理上的落差感,他们觉得自己被冷落了,被边缘化了,甚至觉得周围的人,有意孤立自己.从而对幼儿园,产生抗拒和逃避心里.这也算是一个正常现象.
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速成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家长要对孩子做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慢慢适-应.完成从明星”到普通群众的转变,这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成长环节!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反应激烈,适应困难.这里有一个小窍门,教给你,可以嘱咐老师,在前期,多给孩子一些关注.比如,在孩子表现较好的时候,立即就,大声表扬他;或者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发,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找到存在感.稍微过些时日,情况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