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缺乏自信,遇事想逃避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遇到困难就怀疑自己、想逃避,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正常行为,大部分孩子都会这样。当然,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那个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孩子。其实这就是一种能力成长,需要我们去培养。要培养这样的能力,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在面对困难就想逃避的原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教养。

一般来说,孩子遇事想逃避,没有自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度表扬。现在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实际上这种泛泛的夸奖,会让孩子沉浸在自我欣赏当中。一个从小就活在掌声下的孩子,就犹如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挫折的。每当面对挑战时,他会预判挑战的难度,会选择难度低,自己更有把握的事情去做,而自己没有把握的事就会放弃,因为他恐惧失败。

孩子缺乏自信,遇事想逃避怎么办?

2.期望值过高。很多家长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总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考了第一,回家就把自己家的孩子数落一番,甚至打骂一番;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又报了什么班,学了什么艺术班,也赶紧去给孩子报了班;更有甚者,为孩子安排一些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以此来表明自己家的孩子更优秀。其实,这种长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的孩子没有太阳雨露的滋养,你又如何去要求他健康成长呢?在这种长期的比较和打压下,孩子容易自馁,慢慢自信心就没了,就会觉得自己很笨,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3.照顾太多。现在很多父母怕孩子吃苦,总是事事都抢着去做,就只差告诉孩子:你只管读书,其他事情爸爸妈妈都帮你做了。以前接触到一个孩子,四年级了还要奶奶喂饭穿衣,你能指望这样的孩子去勇敢面对困难吗?

4.培养兴趣特长

既然知道了原因,我们该怎么做呢?

1. 表扬具体。表扬孩子的努力,表扬孩子的进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表扬要具体细致,要告诉孩子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告诉他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如果总是表扬天赋和行为的结果,只能让孩子沾沾自喜、不知进取,而表扬过程、具体细节,就可以让孩子知道是自己的努力获得表扬,而且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可以继续努力并将正确的做法进行发扬,从而不断进步。

想逃避

2. 合理的期望。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接受孩子的现状,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对孩子都不好。过高的期望会变成孩子的压力,过低的期望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不够,不了解自己的能力。

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或钟爱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甚至自己作为期望的参照物与出发点。

4.培养兴趣特长

3.学会放手。孩子终归会长大,我们无法护他们一世,放手让孩子多尝试。摔倒了爬起来就行了,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相信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和欣赏,没必要去怀疑孩子,经历是人生中难得的财富,跌倒了才会知道痛的滋味,才会避免下一次跌倒。

4.培养兴趣特长。真正的自信来自于能力,关注孩子的长处,帮他们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并培养成他们的特长。这个特长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学习。做自己擅长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孩子都会积极主动,也容易取得阶段性成就,自信心自然能够增长。

想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