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现在一岁半,正在从辅食逐渐转向正餐过渡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零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话题。由于我和先生平时都比较注重健康,都不爱吃零食,平时除三餐之外就只吃一些水果,因此我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要给孩子买一些零食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日常负责喂养的奶奶给孩子买了薯片和某旺小馒头。老人疼爱孙儿,自己掏钱购买一些零食,虽是不甚健康,也不宜苛责。于是我决定自己给孩子买一些零食回来吃。
可我在周边几家大型商场、超市、进口食品专卖店逛了又逛,发现如今的市场上零食琳琅满目,但是要给孩子选择合适的零食,真的比较困难。比如在我的脑海里,某旺小馒头,海苔这样的东西应该是非常多的小孩子爱吃的食物,也以为是非常适合孩子吃的食物。但是当我拿起商品看到上面的配料表和相关说明时,我就发现这些食物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健康。比如配料表中表明含白砂糖等一些成分,但是并没有明确标明出含量,而吃起来会觉得比较甜,我想这样的一些食品也并不太适合这么小的孩子吃。
当逛了几次超市、食品专营店我依然一无所获后,我决定从源头先弄清楚,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吃零食,什么是健康的零食或者说好的零食,什么是坏的零食再说。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吃零食呢?
可能有不少父母和我和先生一样都不爱吃零食,或者认为还小孩子也没有必要吃零食,我也甚至一度认为可以不给孩子吃零食,但是孩子的奶奶反驳了我。
首先零食甚至可能是保证孩子正常发展情感和社会交往的一个工具。不管是谁,作为日常养育人,你会发现带孩子的总会几个聚集在一起玩,这时如果孩子看到其他人吃零食(这无法避免),而自己从没有吃过,稍大的孩子未免不会吵闹,而且甚至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感。利用零食作为交换工具,也培养了孩子最初同玩伴的社会交往。
第二,从营养上来说,零食也是儿童营养的重要来源。中国营养学会认为,零食是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发育中的孩子,尤其是一岁的以上的宝宝应该适量进食零食。为孩子合理安排健康的零食,对幼儿来说,对正餐也是有利的补充。

那么什么是好零食呢?
这之前可能还有需要一个概念需要明确,什么是零食?在我的脑海里之前一直认为,零食就是那些超市里零食区的那些食物,不包括水果、牛奶这些。其实不然,原来零食是指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它只和吃的时间有关,并不和食物的种类、形式相关。明白了这个概念之后,对于什么是好的零食,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健康的零食主要包括奶类,少加工的主食类,新鲜水果类以及坚果类。可以说健康的零食=健康的原料+健康的制作方式+健康的吃法。
健康零食的制作方式,一般是没有经过复杂的现代工艺加工,不含过多的纯糖,由人造奶油等,从制作方式上来讲,不采用油炸烧烤的方式。另外好零食还意味着健康的吃法,也即合理安排零食时间。我们有很多妈妈认为孩子不吃正餐是因为吃零食较多,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孩子吃了太多的零食,或者吃了太多高能量的零食或者在即将吃饭的时间吃零食都会影响孩子吃正餐,因此养成健康的零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两餐之间合理安排吃较少的健康零食。

哪些是不健康的零食呢?
不健康的食物包括油炸类食物、奶油类糕点、含纯糖食品及饮料。如油炸薯片,油炸薯条,果汁,含糖饮料,奶茶,烤火腿等。
不过,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要选择健康的食品,所以不少商家为了食品的销售都会会取一个光鲜漂亮的健康名字来混淆视听。
南京市儿科医院营养医师刘长伟分析,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商品主要通过下面三种伪装给消费者营造健康食品的感觉。
伪装1 不含反式脂肪酸”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有害我们的健康。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的糕点以及油炸的零食里面都会含有反式脂肪酸,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含有较多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奶茶、沙拉等。
此外含有较多保存期较长的零食也要格外注意,因为常用的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占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容易氧化变质导致气味、口味改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些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将不稳定的油通过氢化过程变成稳定的油,也就是将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饱和脂肪酸。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我的一个朋友开了一家蛋糕店,他们手工制作的月饼都不含反式脂肪酸,但是保质期只有一周。
有一些生产厂家会通过改善工艺来减少或避免反式脂肪酸,比如一些薯片的零食包装盒,会标注有不含反式脂肪酸,但仍然不是健康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如薯片的淀粉在高温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高致癌物。另外这些零食含有油脂,具有高能量,会让运动少的孩子更肥胖,还可能增加盐的摄入,而零食中的盐也是不容小视的。
伪装2 0脂肪
一般饮料中本来就不含脂肪,可是有的商家为了让产品吸引消费者,在包装醒目的地方宣称自己的饮料也为0脂肪,很多妈妈会以为这些饮料更健康,可是我们仔细看一下标签,就会发现这些饮料的宣传仍然是个陷阱,比如某乳酸菌饮料营养标签上注明的脂肪为0%,碳水化合物16.2%,蛋白质1.1%。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含有能量接近350千卡,大致相当于100克生米或250克熟米饭的能量。而对于孩子,喝这样一瓶的饮料并不难,可要是吃下250克米饭,可能并不容易。如果是肚子饿了,喝这些饮料补充能量是可以,但是对于普通人群补充水分来说并不合适,容易造成能量过剩,而且这些饮品由于人体血糖上升比较快,无形中又增加了胰岛素分泌的负担。
伪装3 不加糖
相对于加糖的果汁或者添加剂调配的果味饮料,人们越来越青睐纯果汁。很多果汁宣称不加糖不含添加剂,却让很多人觉得苹果汁是属于健康饮品,但是事实上果汁在压榨过程中膳食纤维已经失去维生素c也几乎全部被破坏,而纯果汁本身含糖也很高,能量也很高,同时相对于水果,果汁吸收较快,升血糖也很快,容易在体内存储起来转化为脂肪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中国婴幼儿饮食膳食喂养指南,建议不给4个月以内的婴儿喝果汁,美国儿科学会推荐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喝果汁,而澳大利亚最新婴幼儿喂养指南规定不给1岁以内的婴幼儿喝任何果汁。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最好不要给1岁以内的婴儿喝果汁,1岁以后的幼儿或儿童也应尽量减少或者控制果汁的摄入,而且最好稀释。

常见的健康零食与不健康零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营养医师吴艳给我们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健康零食:
乳制品:奶类营养齐全,容易消化吸收。最常见的就是牛奶。
新鲜水果、瓜果类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黄瓜、番茄等瓜果也可作为零食。
原味坚果:富含B类维生素和维生素E,一些微量元素含量也高,其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健康。
豆制品:蛋白质丰富,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原味豆浆、豆干等豆制品。
低脂高纤维的谷薯类:如 全麦面包、煮红薯、煮玉米等。
应少吃或不吃的不健康的零食(常见的或广为所知的垃圾食品就不说了,这里主要列举了一些我们误以为健康或者只是安全但实则不健康的零食) :
含乳饮料:往往添加了较多的甜味剂、果味剂,经常喝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
蔬果汁:果汁中的果糖过高、蔬菜汁中额外添加了糖,容易热量过剩。
盐焗或糖浸坚果:盐分过多不利健康,糖分过多增加龋齿和慢性病。
卤制品:高盐,且含有亚硝酸盐。
炸薯条、薯片:油炸食材、能量很高,加工时容易 产生致癌物质。
最后,你可能好奇,这样看下来,除水果牛奶那些,我还能给我那1岁多的小儿子能买些什么零食呢?——答案是奶片和现做餐食区的真正意义上的小馒头,仅此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