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生育后代便是自然界繁衍生息的唯一途径,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样遵循着生物繁衍规律生儿育女。人口对每个国家来说都相当重要,它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国之基石。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后,许多国家的出生率却反而逐年降低,我国也不例外,不想生、不愿生”已成为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态。新生儿越来越少,我国逐渐陷入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的困境。
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开放了二孩政策。但几年过去后二孩政策的成效并不显著,《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去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只有8.52%,1978年以来首次出生率低于10%,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1.45%,两者都是43年来最低数值。
这个数值是很骇人的,要知道我国是世界工厂,劳动力需求量很大,而根据最新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出生率已经跌破1%,人口红利在减少,如果出生率继续下跌,将对我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胎政策未见成效,国家又调整政策,于今年6月全面落地三孩政策,同时又推出了大量政策补贴生育,包括育儿假、育儿津贴、生育费入医保等。却不料三孩政策再次遇冷,许多人还是不愿意生,大部分都觉得育儿成本太高,作为父母难以承受三个孩子的养育费用。
一面是响应国家的三孩政策号召,一面是为减轻生育负担,各个地方省份纷纷出台了各自的生育鼓励政策,加入催生”大军,从补贴现金到超长生育假,条件十分诱人。
高额生育补贴
补贴金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今年7月,攀枝花在各省市中最先发放补贴金,给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500元一个月的补贴金,连续发放3年。随后,多个城市都颁发了相关措施,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金额不一。
补贴最多的是甘肃省的临泽县,补贴金额高达10万元。今年9月,临泽县发布相关意见,将要对产妇实施生孩补贴,一孩2000元,二孩3000,三孩5000,而生了三孩的家庭,在育儿阶段,将连续三年发放10000元的育儿补贴。
待孩子上幼儿园,在辖区公立幼儿园读书的二孩每年能拿到1000元补贴,三孩2000元。所以,未育家庭生育3孩后一共可以拿到10万多的补贴金。
超长育儿假”
相对于补贴金,育儿假”更多的是展现对育儿家庭的关怀和男女平等观念的落实。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育儿也不是女性单方面的事情,男性育儿假十分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19年我国便提出了育儿假试行,并且男女都有休假资格。截止到今年11月,我国已经有14个省增设了育儿假,川贵赣苏晋吉六个省已经正式通过,辽宁、海南等八个省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其中育儿假给得最慷慨”的是广东省和陕西省:广东生三孩的女性可以获得高达80天的奖励假;陕西则是在女性产假之上,再给生三孩的女性长达半年的奖励假,而男方都有15天的假期。
除了超长育儿假和高额的育儿补贴,天津、山东、安徽等省又将三孩的生育费用放进了医保,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育儿家庭的负担。另外在公租房、试管婴儿保险、辅助生殖机构等方面,各大省市都有相应的补贴政策。
但即便如此,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还是选择不婚不育或者晚婚晚育,究其原因还是年轻一代的经济压力太大。房价物价过高,婚后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老人,负担已经很重。如果再生小孩,年轻父母要付出超出承受能力的精力与金钱,在各种压力之下,不仅无法给到孩子优质的生活条件,还让自己喘不过气。
虽然各大省份出台的优惠政策力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但生育孩子的负担仍是较重,晚育人群和不育人群的难处也能理解。
催生号召”是否能够奏效谁也说不准,毕竟是否生育孩子的决定权,还在每个人自己手里。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多数人摆正生育观,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对待生育,而不是一味抵触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