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关乎人类未来的课题,从古至今人类都在探讨教育这个事情,无论是孔子的诲人不倦”,还是孟子的教者有五”,或是老子的不言之教”,根据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我觉得教育对人产生的影响大致有三个手段:文化,教化和驯化。

何为文化?我这里谈的文化”不是指传统文化那个文化,而是指人的生存环境对人所产生的未觉察的影响。每个人生存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其他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人”这个因素,也就是周围的人对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我要阐述的文化”。
假如你觉得我说的莫名其妙,首先你的感觉是对的,因为文化对你的影响时常是在你不曾觉察中产生了。例如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多人在自己为人父母之后会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也变成了自己父母的那个令人厌恶的样子?

文化”背后的神经机制是我们大脑里面的一种特殊的神经元,叫镜像神经元,顾名思义,它能够把别人的所做的行为,像镜子一样投射到我们大脑里面,激活相应的大脑的活动区域,就好像是自己做过的一样,例如当你看到别人打哈欠的时候你不自然的也打起哈欠,当然在你发觉后也可以控制住。你从小耳濡目染所接受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在大脑的投射,记住了为人父母的样子,如果你不是去刻意的去调整自己,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会表现出这些过去的经验”在你的孩子身上。

因此有些父母在生气时候教育孩子会经常说跟你爷爷奶奶教育比起来,你比我幸福多,知足吧孩子。”其实这是在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文化”的教育除了消极的,当然也可以是积极的影响,而且积极的文化影响产生的作用,时常会超乎你的想象。
基于文化”教育的经验,我给孩子们设计一个优势性格训练的课程(ACT)。在课堂上我没有教孩子们什么,而是创造一些环境和一些游戏,让孩子们在人际互动中(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去激活自己身上的优势性格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时常很疑惑,觉得我也没有教什么啊,为什么孩子学校的老师会惊讶觉得孩子跟变了个人似的,那个问题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得懂事了。

其实我确实也没做什么,我只不过运用的文化”的力量,运用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人”这个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当孩子觉得你在教育他的时候,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了。”
文化”是我最推崇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教育学生,很多家长和教师朋友始终在孩子身上使劲而忽视自己”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人”才是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力!
何为教化?教化”简单理解就是讲道理。讲道理应该是我们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没有之一了。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是成功人士的家长朋友们,急于把自己的一身武艺”传递给孩子,当孩子的人生导师让孩子少走弯路,走上成功捷径。只是洗脑”洗出来的终究不如孩子自己悟出来的原装的好。

教化”这种教育方式如果父母的言行一致,那还好一些,假如有些父母是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时常会让孩子内心充满困惑。教化的时候,父母传授的道理对于孩子而言可能跟他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这时候孩子也会产生内心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孩子容易产生一些心理的问题。
我之前辅导过一个上初一的双向相情感障碍”女孩子,孩子跟我分享过一个她对妈妈不满的例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她后面有位同学老拿笔戳她,跟妈妈说过之后,妈妈给孩子讲了一堆道理,大致就是让一让躲一躲,结果呢后面孩子得寸进尺,后来这个小姑娘忍无可忍,狠狠的把后面的同学揍了一顿从此这个同学就老实了,这时候孩子对妈妈的教育产生的怀疑,也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当下的教育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大家都觉得只要孩子按我们说的去做了就能够成功”,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听话”。只可惜的是时代在变,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好的人”,而不是听话的机器。更何况人这个生物终究是没办法变成机器的,因为人有独立的灵魂,要不然奴隶社会就不会灭亡。
何为驯化?我相信不少的朋友都听过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以及那只摇着铃铛就会流口水的狗,驯化”好比就是把人当狗一样来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个重要的行为主义的流派,它的创始人华生曾经有一段慷慨激扬的宣言,他说给他12个孩子以及恰当的环境,他可以通过行为训练把这些孩子培养成任何一个你想要的社会角色,而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他的两个儿子在他的行为训练的驯化”下得了抑郁症,最后是以通过自杀来结束生命摆脱父亲的影响。
驯化的教育方式有诸多的问题,但是不少的朋友们依然在选择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许是因为这种教育方式效率比较高,能够立马见效,但是它的副作用时常要等孩子大了才能表现出来,等大了在出问题家长朋友们只会觉得是孩子不争气而不曾觉得是自己的教育埋下的祸根,所以很多家长就选择了饮鸩止渴”!

记得前年,朋友跟我讲他们医院收了一例北大大一新生,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这个个案的成长史中有一段让我至今印象深刻,那就是这个孩子是被打进”北大的。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特别的严厉,小事儿爸爸打,大点是妈妈打,要是成绩出现滑坡的话时常是男女混双的打。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这么多年,我时常觉得投胎是一个技术活,孩子们不求出生在荣华富贵之家,但求父母是个明白人”。
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教化和驯化来实现教育目的,但就在选择这些教育方式的时候,我们时常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例如当你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报辅导班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了,排除万难”也想给孩子报辅导班。
在这三化”中,我是最推崇的文化的,因为文化的教育实在是太妙了,时常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影响,只可惜现在的文化”的影响更多是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反而少了。例如娱乐圈翟天临的论文这个事情,演员好好演戏就行了,非得搞那么多无关的东西干什么呢?

也不能说博士学位与演技无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头衔。博士是代表一个学术研究的能力水平,它跟演技实际上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老百姓会觉得这个是挺专业的。这就是社会文化”干扰了你的判断,产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这就好比是傻子去买鞋,他只相信尺子,而不相信自己的脚。再比如有的学校要求讲座老师必须要有教授的职称,你讲的好不好反而不重要,于是就有的教授讲课跟和尚念经似的,一个PPT能够讲10年,依然是如日中天。

面对这个教育大环境,我时常觉得自己是在蚍蜉撼树,好在现在有变好的迹象。比如说,大年初一上映的这个《流浪地球》电影,就在宣扬这种蚍蜉撼树,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在抱怨诸多问题的时候,始终不如自己付出实际的行动去做点小的改变,无数的小改变终究汇成了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