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应该怎样做?

一位孩子妈妈,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天天为孩子学习挖空心思。今天想着要让孩子在一年级这段相对没有太大学习压力的时期,让孩子多报几个兴趣班,多掌握几门能体现综合素质的才艺,明天又想着应该一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不能太放松,后天可能又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报了奥数、英语辅导班,自己家孩子不报会不会落伍?

所以,每天都很焦虑,却又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这样的父母有很多,他们对自己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充满了期待,总希望孩子即能能在学习上表现优异,又能在其它方面也表现的突出。

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应该怎样做?

我觉得,父母的这种心情,我都能理解,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出类拔萃,成为一个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

但是,父母们很多却都是跟风式教育。总觉得别人的孩子会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会什么,不跟上去,总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就跟不上别人的步伐。

但是,很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都是不理智的。他们没有做到对自己孩子的充分了解,对自己的孩子特质,兴趣以及认知能力缺少科学理智的判断,然后就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实话实说,学习很一般,尤其是数学,在我家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口算100以内的计算时,这个孩子还停留在数手指计算10以内的计算。但这个孩子却有一个很好的特征,那就是学习比较踏实。他的父母为了能提高他的数学能力,就决定把他送到奥数班,希望能提高一下孩子的数学能力。但结果事与愿违,数学不但没学好,反而对数学自己给自己下了结论,这孩子自己亲口跟我说:他的数学很差。是不是很可怕,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才刚刚上学,就潜意识告诉自己不擅长数学。可见,父母把他送到奥数班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这就是这孩子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特点不了解,盲目跟风,造成孩子对自己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的最好例子。

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于一个还是一张白纸的孩子,一年级到底该怎么过这个问题显得越发重要起来。

一年级,是一个孩子真正迈入学习大门的第一年。一切都是未知数,可能有的家长说,孩子行不行其实在幼儿园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我不否认这种说法,但也不赞成所有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能看出孩子的各项能力。

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很多孩子得到了超前教育,而有的孩子却还处于未开发的懵懂期,但这不代表他们上了小学就学不好。所以,我还是愿意把进去一年级当做孩子学习开始的初始年。

一年级,孩子面对正规的学校教育,面对学校教学的规范化,开始进入真正的大脑激发期。

这一年,学校会有各种课程,这段时期,家长要做的是细心观察,留意孩子的学习变化,多和老师沟通,即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发现孩子的特长和不足,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而要看他各方面的潜力。

所以,一年级时,和孩子在一起时,要多和孩子探讨他的学习兴趣,并尽可能掌握孩子对各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以及孩子学习各门知识所花费的时间。

只有懂得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才能充分、合理安排孩子的课外时间。

如果一个孩子掌握课堂知识只需要很少的时间,那剩余的大量时间当然可以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学一些兴趣特长。如果孩子学完学校课程要花大量时间,那就不要勉强自己跟别人一样也去强行报各种培训班。那样会得不偿失,至少不要报太多的兴趣班,学校学习是第一位的。

再者,一年级不是要成绩的时候,而应该重点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起来,兴趣的培养需要父母给孩子建立强烈的学习动机,有了动机,兴趣才有持续性。

另外,一年级要少拔高,多重视基础知识,多锻炼孩子的各种思考能力,而且要循序渐进,不要像开头说的孩子母亲,孩子本来数学还没建立自信,却强行让孩子学高难度的知识,这让孩子一开始就失去了信心,后面再重新建立信心就难了。

数学

总之,一年级是一个孩子真正进入学习阶段的初始年,不要过早给孩子下定论;另外,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要了解清楚,对孩子的各项知识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孩子其它方面的兴趣;最后,一年级的孩子要以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培养孩子的自信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