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的确,很多做家长的感叹当父母的不易,为什么不易,因为家长也是第一次当家长,没有实习,没有彩排,就那么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当上了。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所以,当你生育养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才了解那种掺杂着泪水的幸福,所以,才会感叹当父母的不易。
这是面对多大的孩子呢?如果宝宝很小,哪里来的什么距离?24小时陪伴吧?大一些了,就接纳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我女儿4岁前,我24小时候命,然后,她去了幼儿园,头也没回的就进去了,然后,渐渐的她自己就要求~妈,我自己可以,你看着就可以,我需要的时候再帮我[抠鼻]完全不需要我抽离,她自己就感觉小翅膀长满羽毛了,这时候我就一边静静去呗,不招人讨厌[可爱]现在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她坐在我身边,看着她喜欢书或事玩着她的玩具,我一边做我自己的事。自己的亲身体会是:4岁以后,我也常常没了耐性,但由于之前的关系基础好,我女儿现在常常对暴躁了的我说:你的毛又炸了,来,我抱抱你,你就顺了[捂脸]所以,一个孩子是一粒种子,育儿专家,不是娃妈,哪里有什么合适的亲子距离?如果真有,那就是,你舒服,娃也舒服的距离[祈祷]
养儿方知父母恩,当自己真正当了父母才知道养育一个孩子有多难。
前阵子追完了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父母们说:###
确实是这样,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做父母是一种享受,更是一个挑战,是孩子和你共同成长的过程!
亲子关系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该近的时候要亲近,该远的时候要放手,该你站在合适位置的时候要不打扰并鼓励孩子。你是我们的宝宝,但却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我们是你的父母,但不能包揽你的全部。
有了孩子之后,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工作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打翻。工作忙却不敢加班,爱电影却忍痛割爱。如果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又感觉迷失了自我。
如何保持合适的亲子距离,需要了解孩子、自己的需求以及亲子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 孩子
孩子不同的年龄,对父母陪伴需求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
孩子半岁前,满足其一切需求,充满爱的互动,避免忽视和回避,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安全感。这样他们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常常因为孩子的需求没被满足,而变得不可理喻;或是渴望被关注,而缠在父母的身边。我们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在孩子感觉好时,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为感情银行里多存钱。孩子的不良习惯少了,我们也就不必费心和孩子纠缠纠结。
二 父母
我们要了解自己,是喜欢依恋型,还是喜欢回避。处理好自己的态度,也就为彼此关系建立良性的互动。
我们也要珍惜和孩子之间的亲子缘分。这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很多父母由于在孩子小时没有花时间在孩子身上,等孩子长大了发现晚了。
三 亲子
有一句说的很好,你因为一个重要的会议错过和孩子的一个约定,二十年后,那场会议并没有那么重要。
现代社会,为人父母不易,工作不易。如果想,总会找到一个平衡点。
创造一些固定的亲子时光,即使一个星期只有几十分钟,也会对孩子影响深远。
事先和孩子约定好,我们在工作时忙家务时,可以在一起,但请不要打扰。
和孩子一起想更好度过亲子时光的办法。
我的女儿今年不到四岁半。她喜欢早起,每个周末我都骑车带她去附近的公园转转。我想,她长大后,不一定会记得某一个周末的早上发生了什么,但她一定记得她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的美好时光。
距离不是问题,只要你不在意距离的远近,孩子会感觉到他们离我们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