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东西,这时,父母出于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一般哭闹几声也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休,大有不把东西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
相比于第二种男孩,大部分父母更喜欢听话的乖”孩子,犟”脾气的孩子则会让父母心烦意乱、无可奈何。实际上,父母们可能没有发现,犟”脾气孩子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好胜心都很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把握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并加以引导,而是常常因此而指责孩子。

爸爸因为工作需要一直在使用电脑,吃完晚饭之后,六岁的儿子龙龙想在电脑上看动画片,这是他每天的习惯。于是爸爸和龙龙协商:爸爸需要再用一下,半个小时就好,可以吗?”着急看动画片的龙龙说什么也不愿意。
看着爸爸没有让开的意思,龙龙竟然将DVD放进了电脑光驱里。爸爸很生气,强行将电脑关了。看着一脸严肃的爸爸,龙龙很不满,边大哭边指责爸爸:你都玩那么久了,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玩?”
爸爸说:你今天从幼儿园回来就开始玩电脑,一直到你妈妈回家,玩了那么久,还不行吗?”
不行,每天这个时候都是我玩,凭什么你要玩呢?”龙龙毫不相让。
爸爸有些生气了:爸爸用电脑有急事,你不能管大人,我是你爸爸!”
龙龙继续追问:可你为什么可以管我?”
爸爸气得火冒三丈,一边说:我是你爸爸!”一边冲上去揍儿子的屁股,但龙龙依然不服气,不肯走开,他没有觉得自己不对,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爸爸看着固执的儿子,生气地将他赶出去,但儿子依然不认输,不肯待在门外,哭闹着说:我不出去,我不出去!”妈妈则趁机把儿子拉了进来,并给他讲道理。妈妈对龙龙说:爸爸是长辈,你是小孩,怎么能管长辈呢!况且爸爸也是因为工作要用电脑呀!”
那如果我学习要用电脑的话可以吗?”龙龙问妈妈。
妈妈笑着说:当然可以了,如果你需要用电脑学习,爸爸妈妈再忙也不会和你争的!但你可不能把这个特权用来看动画片和玩游戏哦!”
哦!”儿子仿佛明白了什么,不再哭闹了,也不生爸爸的气了。妈妈趁机对龙龙说:那你跟爸爸道歉,请他原谅你!”
虽然龙龙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小声地向爸爸道歉了!

在面对犟脾气的孩子时,很多父母常常失去了耐心,常常以犟制犟,非要把孩子的棱角”磨平不可。而犟”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常常非常任性,以至于纠缠不休,其结果不外乎两种,一是父母痛揍孩子一顿,二是由于不耐烦而让了步,但是这都会使孩子形成不良性格。况且,一旦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有了裂痕,造成对立情绪,孩子就有可能总是逆着父母的意愿行事。上例中的男孩龙龙,因为犟脾气而被爸爸赶到了门外,但他仍然不认错,如果不是妈妈给他耐心讲道理的话,可能事情最后不会那么圆满地解决。这样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而且还会让孩子对父母形成误解,以致孩子越错越深。
作为合格的父母,当孩子比较犟的时候,如果能够善于观察,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利用男孩身上蕴藏着的闪光点”,及时加以引导,那么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便有可能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品质——自信自强的性格、坚强的毅力等。尤其是,如果父母能够抓住孩子脾气犟、不服输的心理,鼓励他好好学习,对他说:别人可以做到的事,为什么你不可以呢,你难道比他们笨吗?”同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引导,要不了多久,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稳步上升。这时,父母就会发现,让儿子的学习成绩提升上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建议一:因势利导,顺着他的脾气引导。
通俗地说,犟脾气就是一根筋”,对待犟”孩子,父母应该因势利导,扬其所长,抑其所短。由于孩子心理和生理都在迅速地发展变化着,还没有定型,可塑性非常大。犟劲”中不足的一面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当孩子发犟”脾气时,父母需冷静思考,既不要一个劲地哄劝,也不要大动肝火。正确的做法是:暂时不理他,装作若无其事,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向他耐心而严肃地讲道理。让他明白,无理的要求是不可能通过哭闹来得到满足的。
建议二: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长大后取得一定成绩的男孩,一般都是在乐观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见,孩子就不容易表现出很强的逆反心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切都应由自己来做主,孩子必须听自己的。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并使其渐渐形成犟”脾气。父母不能蛮干,当孩子出现对抗情绪时,尽量去尊重他,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如果只是愤怒地打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会更加激发孩子的牛”脾气。怎样让犟”孩子心服口服呢?父母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给孩子关爱和体贴。
建议三:对孩子多鼓励,少指责。
很多父母虽然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但从心理上却不信任孩子。认为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总拿孩子与别的孩子去做比较,几乎是拿放大镜在找孩子的缺点。孩子每天生活在指责和教训声中,会变得自私和倔强。如:孩子放学回家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孩子:不好好读书,将来肯定没出息!”实际上,如果妈妈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可以平静地说:孩子,你好像不想做作业,是不是有什么不会的?”以这样的语气和孩子讨论学习问题,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对于孩子来说,粗暴的批评和指责,会适得其反,只会让孩子更犟,相反,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赞美,是调适孩子犟”脾气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