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抓住6大关键敏感期,孩子不用管照样好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同事最近总是抱怨自己带孩子的无奈与困惑,如果一段时间不管制孩子,孩子就过于自由,也没有束缚,在家里经常无理取闹。但是父母管制多了,孩子又很明显地产生了反感情绪。同事说:"看到孩子打游戏我就忍不了,她还总是玩手机,作业也经常不想做,所以就一定要说她,让她不能玩手机打游戏,督促她做作业。但是一次次这样管制,孩子还觉得是我的不是,对我的态度跟对她爸爸的态度都不一样了,我觉得委屈。"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像同事这样的烦恼,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态度和做法来管制孩子才能不引起孩子的反感,还能让孩子变得优秀。我认为,想要教子有方,家长首先要知道管制孩子的方法,但是也要认识到,孩子不是管出来的。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抓住6大关键敏感期,孩子不用管照样好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

1、 管制孩子会引起孩子反感

前面我们提到同事总是管制孩子,导致孩子对她态度不一样,这就是过分管制孩子的危害之一。孩子总是有很多新奇的事物要去尝试,如果家长这时候总是在身旁唠叨,孩子会觉得家长很烦,不想理会家长,那么家长的管制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

因此,家长要牢牢记住这一点,那就是孩子不是管出来的,孩子是要靠自觉才能够主动去学好自己想学的东西的,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掌握好孩子的各方面情况,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由又自觉。

2、 管制孩子要找对方法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感到自由有能够自觉热爱学习,主动成为优秀的人呢?这句要求做家长的要找对孩子的管制方法,面对孩子的管制要张弛有度,才能为孩子创造自由的环境。而掌握孩子的各个阶段敏感期,则可以提前知道孩子的心情与态度,抓住孩子的心性,掌握孩子的内心想法,调整父母的做法,做孩子喜欢的父母。那应当怎么做呢?《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让家长找到正确方法,掌握孩子的敏感期。这本书分析了孩子的六大关键敏感期,让父母轻松掌握教育孩子的法宝。

抓住6大关键敏感期,孩子不用管照样好

1、 第一个关键期:自我意识萌芽期(教会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这个阶段的的孩子一般是幼儿时期,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都只是存在一个朦胧的认识,孩子对于自己也是处于一种新奇的初级认识,他们主要还时要靠父母的指导才能够认识周围的事物。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期,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照顾自己。这一单对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习惯养成中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比较调皮,对于任何事物都比较好奇,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到是什么与怎么做。

当孩子肚子饿的时候,在孩子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清理吃饭的碗筷、勺子,以及让孩子自己清理吃饭时留下的垃圾。家长也要让孩子学会劳动,平时在家指导孩子怎么打扫卫生,也可以在孩子打扫卫生结束之后给予一点小小的奖励,比如一颗糖果,这样会激励孩子主动劳动。

2、 第二个关键期:叛逆情绪爆发期

孩子稍微长大,便会有自己的小情绪,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叛逆情绪爆发的频发阶段,如果孩子不加以引导,容易造成孩子易于暴躁、心情长期低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因此,当孩子处于叛逆情绪爆发期时,家长要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叛逆阶段,很多时候都是无理由地发脾气、宣泄,家长要在包容、理解的基础上,告诉孩子这样做的不好的地方,并且引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这样做,跟孩子约定好无理由发脾气的次数与时间,在特定环境与事件下,告诉孩子发脾气对身边人造成的伤害,让孩子明白对人发脾气是不对的。同时,父母还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坏情绪,比如在孩子的房间内安装发泄工具,或者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支持,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中得到心理安慰。

3、 第三个关键期:大脑发育加速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学习效率也是最佳的。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以自己对事物的好奇感与参与感,通常都会给予极大的热情与动力,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孩子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处于打闹发育加速期,父母要注重激发孩子的独立观察思考。当孩子对事物保持好奇心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是什么,并且要经常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吗?"通过问孩子解决方法,让孩子仔细观察事物,可以激发孩子的观察能力。

当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样给予孩子更多的自有与发展的空间。

4、 第四个关键期:兴趣爱好萌发期

孩子会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兴趣,同时会在对事物的了解的基础上对某件事情特别感兴趣,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留心孩子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家长在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点之后,才能够分析与支持孩子的兴趣。

孩子处于兴趣爱好萌发期,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当孩子表现出对一些事物的兴趣的时候,家长要进一步追问孩子关于这些事的情况,引发孩子的探索与思考,让孩子进一步了解事物,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当孩子有了兴趣,作为家长就要给予支持,并且让孩子主动学习。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兴许爱好中设置一些新奇点,让孩子主动往下探索,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些名画,让孩子揣摩画家的内心世界,让孩子独自去完成探索的过程。

5、 第五个关键期:行为习惯形成期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因此日常生活氛围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行为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的重要课题之一。

当孩子处于行为习惯形成期,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让孩子的良好习惯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上。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杂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这样做:当孩子在吃饭时,要给孩子说餐桌礼仪;当孩子过马路时,要告诉孩子交通规则;当孩子在公共场合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公共场合的规则,等等。在特定的场合里给孩子讲该场合的规则,会提高孩子理解的程度,也让孩子学得更快。

6、 第六个关键期:性格塑造关键期

孩子处于性格塑造关键期,这是孩子尤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能否有优秀的品格,就要看父母是怎样利用好这关键期的。

面对孩子,家长要坚持陪伴与引导,除了要跟孩子说明道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迈开腿去做,自己做一遍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只有孩子有动力,才会去探索,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阶段,想让孩子乐于助人,就让孩子自己去帮助其他人,当其他小朋友摔倒了,让孩子去扶小朋友起来;想让孩子有不放弃的毅力,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在山路上让孩子坚持登顶;想让孩子诚实守信,就要让孩子坚决不能上课迟到,跟同学约定好的事情不能反悔,等等。

自由的孩子更自觉

父母抓住孩子这六个关键敏感期,可以深度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包括性格、习性、行为方式等,就可以做到积极引导,还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只有的空间,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自由的孩子才能自觉,因此家长也就真的可以做到孩子不用管也照样好。

我是小A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