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妈妈,我要做未来宝宝”

前几天和几个妈妈聊到教育的终局思维,说到底就是想明白要培养怎样一个人以应对未来世界的变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给孩子铺好名校的路,不如教会他如何更适应变化。

我们都想给孩子保驾护航,但始终不能陪伴一辈子,也无力为他们挡去所有危险障碍。一生中,更多时候,长大后的孩子们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困难,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那未来是什么样呢?讲真,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真的已经比人强很多,未来会有很多职业消失,也许会有很多人面临失业。回想我们上小学时笨拙的台式计算机,到现在智能化手机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也就二十年时间,科技已经颠覆想象。所以,再过二十年呢?世界会使什么样?看似遥不可及,但确实已经在一步一步来临。

妈妈,我要做未来宝宝”

我是容易焦虑的人,也许想得太远太多太飘渺。有人会说,过好当下就好了。只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会想,我能带给他什么。当我的孩子跟我说:妈妈,我要做未来宝宝。我在想,未来是什么样?我要怎么帮助他更好地成为未来宝宝”。

在《超级个体》这个专栏提到未来有哪些能力会越来越增值,其中说到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这本书里的一个观点: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时代,有6种能力是非常稀缺且重要的。分别是:

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整合、娱乐感、意义感。

设计感,设计一种计谋,让事情得以推进”。我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共情能力,不仅能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甚至能发掘他潜在的想法,更加深入和细致。想他人所想及未想,才能产生惊喜。

讲故事的能力,就是能忽悠,哈哈。

整合的能力,要会整合知识,还要会整合能力、资源、人脉等。

娱乐感,把一件事变得好玩有趣,懂幽默。

意义感,发掘意义和价值,是自我驱动和驱动他人的力量来源。

我觉得这6种能力,对应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可以归纳为:语言力、创造力、情绪力、自我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逻辑思维能力和爱的能力。

通过未来,专注当下。从自己,到孩子。未来稀缺的6种能力,我们慢慢升级;迁移到孩子身上,他们慢慢启蒙。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除了说基因影响,也是说环境影响,毕竟龙的成长环境和鼠的还是天差地别的。育儿总是身教大于言传,我们要先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既然起点不同,那就更要时刻在路上,自我精进,才能给孩子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育儿方面,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都是练习生。孩子每遇到一个养育问题,都是我们的一道坎,就这样打怪升级,不断修炼。我们也越来越适应这个小家伙在天使与魔鬼间时刻切换,但还是免不了被气得炸毛的时候。养了孩子以后,原来的好脾气都被搓破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意给他最大的爱。

设计感

其实育儿育己,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才想要改变,开始学习。自我学习的过程,又能反哺到孩子的教育中,一举两得。

感谢孩子,让我有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你想成为未来宝宝,我会努力成为未来妈妈。也许缓慢,也许辛苦,愿自己坚持!

昨天看到一句毒鸡汤: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真的好舒服。然而,如果熬到最后还是要拼,不如早一点开始!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