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看到这么一则视频,一个2岁的小女孩,妈妈带她参加了一个跑步的比赛。最终结果,小女孩得了倒数第一还是倒数第二。
女孩的妈妈受不了,脾气发作了。边打女孩边说:
你有什么脸好哭?你有什么脸哭?
全程在那遛弯
最后一个弯道还让人给超了,
你想什么呢?想什么呢?

女孩边哭边说:
我下次好好跑
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小女孩是2岁组的小成员,跑了倒数第一还是倒数第二,比赛完成后妈妈就跟激动的边拍打小女孩,边骂小女孩。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特别气愤,有网友也表示:这样的妈妈不配为人母
2岁什么都不懂得年纪,却被妈妈逼去比赛,还必须不能输。
其实,焦虑的母亲,会让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拔苗助长只会害了孩子。家长必须要通过自我成长来改变育儿焦虑。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一个孩子从一粒小种子开始,就在妈妈的子宫里慢慢成长。出生下来,来到妈妈温暖的怀抱。这个世界上,对于孩子来讲,没有比妈妈”这个词更重要的了。
所以说,妈妈的育儿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是怎样的人格特质。从某种层面上说,你的人生,是由妈妈决定的。
所以说妈妈们一定要学习怎么做一个不焦虑的妈妈,才不会伤害我们的孩子们。

一、不要轻易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
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不听话,诸如此类的标签,很多时候,责任不在孩子。孩子不愿意吃某种东西的话,最简单的方法是换一种,只要不是大多数时候什么都不吃的挑食,就不是问题;晚上入睡困难,很可能是白天睡多了,家长辛苦些带出去玩,晚上孩子自己累的沾床就睡了;让穿什么不愿意穿这种不听话更容易解决,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给孩子尊重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妈妈的爱,以及自己作为个体的被尊重。在关键的问题上,家长做出的决定,他们就会更容易相信,家长是对的。总之,很多行为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的。
二、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孩子们是各有所长的。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有的孩子10个月就会走路,而有的孩子1岁半会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期待。但是我们作为家长,必须要学会允许他们慢慢成长,不要拿我们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教育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
三、多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
面对未知世界的时候,我们会更加的忐忑,而多学习和了解,会缓解很大一部分焦虑。比如说孩子发烧了,感冒了,干结了,心里有底有对策,也能克服一部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发烧38度就把孩子送往医院要输水的家长并不少,而就是她们的焦虑,最终害了孩子。当孩子成长过程中,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能责怪是孩子的问题么?
四、育儿少些目的,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吧。
妈妈们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对孩子少一些要求和改造,只提供尊重和鼓励。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终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趁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光阴。你会在睡前给宝贝讲故事,那只是你们在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ta的大脑发育,没有一点儿关系。
五、放轻松自己,控制坏情绪。
妈妈的情绪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整天大喊大叫的妈妈,很容易潜移默化带出一个习惯尖叫的孩子。而孩子的尖叫又更容易引发母亲的情绪,于是造成恶性循环。改变这点很容易,想想孩子被妈妈的坏情绪伤害到支离破碎的样子,可能也就控制住了。
作者:雨汐(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