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人父母,这个责任不能丢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年轻家长,如何应对孩子对自己的疏离?

大家看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些诧异,一个孩子怎么会疏远自己的父母呢?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孩子是最依赖父母的,整天粘的不要不要的。

但这个问题真不是夸张,确实有一部分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正在慢慢疏远。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没有陪伴孩子。

01

前几天跟朋友吃饭,聊着聊着,他突然就哭了。

原来他女儿这几年根本不跟她说话,问她原因,她也不说。

为人父母,这个责任不能丢

有次,他实在担心,逼问女儿,女儿说:有你没你都一样,你就跟隐形人一样,我能跟你说什么……”

他跟他女儿之前的关系特别好,自从他升职,加班变得更多之后,两人的关系就变成这个样子。

根据他的说法,女儿跟他动不动冷战”,也不跟他亲昵,内心的小秘密也不跟他讲了。

有时候回家早,想跟女儿拉近一点儿关系,女儿都假装看不见,宁愿在一边玩手机看电视,不跟他聊天。

朋友其实代表了很多年轻父母,他们工作繁忙,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不得不牺牲时间,跟家人聚少离多,缺乏跟孩子的基本沟通跟陪伴,孩子疏离是必然的事情。

父亲,似乎早已成为时代的稀缺品。

02

父」字在历史上的演变是这样的:

一个人手持一柄石斧,是「父」字最早的原型,它有两种寓意:

辛勤劳作的人;

最伟大、最值得敬重的人。

但是到了现代,在很多孩子眼中,爸爸成了那个只会挣钱养家的人,而不再是那个「最伟大、最敬重」的父亲。

爸爸,不见了。

去年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父亲缺失孩子成长」的现象太严重了。

爸爸

从数据上看,一半以上的家庭里,孩子是由妈妈陪伴的,爸爸陪伴孩子的家庭,仅占12.6%。

「隐形爸爸」「丧偶式育儿」现象越来越普遍,千千万万的妈妈忍不住吐槽「老公是最没用的母婴用品」,而孩子们则一声声地呼喊:「爸爸去哪儿了?」「爸爸,你陪我玩一会儿好吗?」

《父性》一书中写道: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孩子认知的形成、安全感的建立、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

而那些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极易患有「父爱缺乏综合症」。

男孩容易胆小怕事,缺乏男子汉气质;女孩则容易缺乏安全感,长期陷入自卑和自我质疑中。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难培养的,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培养,你不能指望一个经常见不到父母的孩子,突然对你变得亲昵起来。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需要感情去维系的,也需要耐性跟尊重去浇灌,你不能指望一个得不到父母理解的孩子,突然开始理解父母。

所以孩子跟你疏离,不要怪他,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