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从曾子杀猪这个成语,看中国人的教育困境。

曾子杀猪
先说为何要诚信?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在智人发展出大规模协作体系之后,人类就不得不在获取食物的时候,与他人一起协作。协作就意味着长期处于互信阶段,如果没有诚信做支撑,很难继续,天然也可以筛除一部分不诚信的人,比如一群人遇到野兽,有一部分人逃走了,成果就不会给他们了,更重要的是,下次捕猎就不会带他们去了。所以诚信是多次协作的基础。
中国人并不希望孩子欺骗自己,可是却对孩子欺骗,美名其曰是哄孩子。这背后有一个假设,也是人们的一句口头禅,叫他还小,懂个啥?这其实是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持否定态度。可是,他们偏偏要要求孩子不能欺骗自己。也就是说,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父母从常常采取的是单向灌输,而不是双向互动。
这种关系的形成其实源于最初父母与孩子建立的抚养关系,天然就是父母把资源无偿供应孩子的不对等关系,这其实违背了诚信的生成条件。当然,这只是从表面上的感观层面的理解。其实父母抚养孩子在生物学上是基因的传承,这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现代人早已不是以生存为主要目标了,人们更像追求幸福。而幸福的条件是在人际之中的。只有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困局,以他人的利益为终极目的才能有一种依恋与交付感,爱情可以承载一部分交付感,亲情同样也可以承载一部分,信仰也可以承载一部分。
而这些都有一个捷径,即是抚养孩子,他是我们交付感形成最天然的形式。
所以,父母并不是单纯地付出,他们收获了交付感,也收获了幸福。
理清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步骤,之后,我们要想维系一个对等的关系,就必须付出诚信为关系建立基础。
曾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宣扬的是礼教。也就是说,他正是一个在混乱时代给人们树立一个道德榜样罢了。
其实,古人都是更重视言传身教,也就是要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最好的方式是自己成为这种人。
而现代,由于西方的理论逻辑体系是完全脱离现实的推导过程,它们是不可能以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来模仿的;这是古代师徒体系,以及儒家宣扬的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一套流程被学校代替的原因。
而让这整套理论逻辑体系大行其道的是大航海引发的格局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