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我带着三岁的女儿去堂姐家做客,小侄子今年已经5岁了,两个孩子年龄差距不大,再加上从小走动较多,所以十分的亲密。进门寒暄之后,我便和堂姐坐在沙发上,开始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但是在我们谈话的时候,三岁的女儿总是不时的过来插两句话,原本只是女儿插话,到了最后小侄子也跟着一起插话,把我和堂姐的对话搅得一塌糊涂。

最后我实在无法忍受,让小侄子带着女儿去另外一个房间玩,但是到了后面,两个孩子依然不时的跑出来打扰我们说话,孩子喋喋不休的样子让我有些恼火,忍不住批评了他们几句。饭后我带着女儿便回到了家,在回家的路上,我实在是有些尴尬和生气,并不是因为女儿说了什么不应该说的话,只是我觉得她不断的在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行为,而且显得非常没有礼貌。

可是之前小侄子单独在或者是女儿单独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两个从来都不会打断我们说话,但是两个人凑在一起,怎么反而变得更加没有礼貌了呢?
其实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有些时候也会觉得恼怒和生气,觉得孩子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妥,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孩子没有教养还是他的性格问题?
面对孩子的插话行为,父母才是最应该反思的人其实当孩子出现插话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人是父母,这是因为父母缺乏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导致孩子不自觉的想要插话,而父母不了解他的动机,错误的对孩子做出了责罚,不仅不能解决孩子插话的毛病,还导致亲子之间出现了矛盾。

当孩子出现插话行为的时候,父母真正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过少,让孩子想要表达的时候,并没有给他机会。同时也应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考虑。
孩子插话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孩子是否知道父母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些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父母能够自我反思,同时也很好的了解到孩子插话背后的需求,接下来就可以正确的去引导孩子。

其实孩子出现插话行为有很多缺失原因导致最常见的就是以下这几种。
|想要表现自己回家的路上,我仔细想了想,为什么女儿和小侄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变得爱插话了,其实大部分是由于小孩子虚荣心作祟。

例如说在和堂姐谈到最近女儿在学古诗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的冲到我们的面前给我们表演一首,而这个时候小侄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妹妹的光环压下去了,自然而然也有想给我们表现一下他自己会的才艺,这其实是孩子的表现欲作祟,这也充分的表现了孩子希望能够受到父母的肯定和认可。
|大人谈话的内容让孩子感到好奇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别人说话的时候,提起自己就会格外的伤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好奇心也不断的发展,当听到父母谈话的时候,话题涉及到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

比如说,妈妈在给爸爸说最近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还没等爸爸反应的时候,孩子就会插话说,这是因为上次复习的时候没有复习好,以后不会这样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插话,孩子只不过是想要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父母需要给孩子鼓励,肯定孩子的想法,激励孩子以后做的更好。
|孩子年纪小,并不知道规矩
我们时常会看到年纪小的孩子,其实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并不了解,在大人谈话的时候,自己不应该在旁边插话,所以说有的孩子在父母在和别人谈正事的时候总是会流露出自己的情绪,并且企图把父母拉走去关注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这是让人尴尬的缺乏教养的行为,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自我表述。
面对孩子由于认知程度有限而出现的无意识插话,行为父母不应该责骂或者是表现出不耐烦,而是应该耐心的告诉孩子自己正在和别人说话,等说完话之后再去关注他所说的事情。
父母该把话语权交到孩子手上其实之所以孩子喜欢插话,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因为内心想要表达的欲望以及缺乏话语权,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就应该把话语权交还到孩子的手上。

有的父母在带孩子去会客的时候,总是要忽略了对于自己孩子的介绍。如果对方也没有在意孩子的存在的话,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存在感或者内心情绪受到打击。
所以当父母带孩子出门的时候,无论孩子年纪有多小,只要有客人在场的情况下,都应该先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受到了父母的肯定,从而也能够尊重父母的行为。
|鼓励孩子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说孩子对于大人谈话的内容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并且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话,那么父母完全可以把话语权交到孩子的手上,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多思考,让他能够正确的和别人进行沟通。
例如说在考虑到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主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以及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对于学习上的一些困惑等等能够很好的去进行沟通互动,并且也能让孩子有充分的参与感。
|不要批评责罚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在大人谈话的时候总喜欢插话,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行为,从而会对孩子做出一些批评责罚的举动,甚至给孩子贴上了不懂事的标签。
对于这样的行为,孩子内心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由于他自控能力较差,不自觉的想要参与到父母的谈话之中,这是无可避免的一件事情,父母只要通过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就能让孩子改掉这一坏毛病,如果一味的进行责罚,孩子的话反而会让孩子变得自卑自闭,甚至对于和别人交流产生恐惧和障碍。

很多时候孩子因为缺乏和父母的沟通,导致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孩子也不知道父母的要求是怎样。
所以说私底下父母应该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工作,多肯定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内心,并且给孩子在日常小事中渗透尊重别人的思想,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和欠缺,不断的进行改正。
孩子插话在很多成年人看来是一件缺乏礼貌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孩子内心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去解决孩子这样的不良习惯。
任何不当行为都能够通过后天的矫正去改变,父母千万不要只会粗暴的制止或者是责骂,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