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弗洛伊德说,孩子在0-6个月口欲期结束后,会进入肛欲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有涂抹大便的冲动,孩子会通过粪便的保留和排便的过程获得快感。
孩子出现憋尿憋大便的行为,就表示进入肛欲期了。肛欲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

肛欲期通常发生在2-3岁的小孩,在孩子学会自己脱裤子大小便后,出现孩子憋尿憋大便,将大便或小便解在裤子里的行为,孩子在体会肛门和尿道括约肌收缩和放松的体验,并从中获得快感。有些孩子还会研究自己的排泄物。这个时期通常持续2-3个月,个别小孩半年。

孩子进入肛欲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我女儿2岁半时去了幼儿园,这时候她已经会自己去厕所大小便了。

有一天下午放学在家,本来玩的好好的,突然就安静下来了,眼睛发红想流泪,小脸皱成一团,站着不动,过一会又没事了,接着玩。准备洗澡的时候,她说,妈妈我要站你后面。我说好呀。然后她站到我后面,抱住我,过一会大便拉在裤子里了。

连续几天,女儿都是这样,有时候自己到一个角落悄悄的把大便拉到裤子里。有时候,问她要不要拉便便,她每次都说不要。不理她的时候,就悄悄拉在裤子里。于是我到网上查找原因,原来女儿到了肛欲期。

于是我就跟女儿的班主任就女儿的肛欲期进行了沟通。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采取的措施都是这样:

1、我们只是默默的关注她,不再问她要不要上厕所之类的,假装看不见。

2、发现她有憋大便的表现,根据她的需要,想安静就让她安静,不打扰她。她想站你后面时,就让她站,想去某个角落就让她去。总之,她想做什么都允许,而且不问她原因。

3、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就及时帮她换裤子。

4、孩子每次拉完大便,不管拉在裤子里还是厕所,都表扬她,你很棒!便便是你拉出来的哦!”你做的非常好,拉便便第一名!”我们每次都对她竖起拇指表扬,每次拉完大便,孩子都非常高兴。

5、就孩子拉大便这件事,绝对不能骂她。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然后不知不觉的,2个月不到,孩子就度过肛欲期了。肛欲期一过,白天孩子大小便都是自己去厕所,自己脱裤子拉了。

家长要对肛欲期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这是正常的现象。对肛欲期的孩子,千万不能打骂,嘲笑,否则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害怕,会延长肛欲期的时间。


原则一:懂得孩子排便控制系统发展的规律

孩子的憋尿行为是进入肛欲期的典型表现,家长需要通过学习育儿的科学家知识,来理解孩子的行为。

原则二:接纳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现

父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接纳孩子肛欲期的大小便行为,不可以将孩子弄脏裤子作为家人的谈资,更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此事。

家庭成员对待孩子肛欲期表现的态度要一致,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这个阶段的延长。

家长没有接纳孩子肛欲期的表现,对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紧张不安。当孩子随不了父母给他的压力时,就会出现退缩的状态,他希望回到小时候,那时候她尿裤子妈妈不会打骂他,这是孩子在寻求自我保护的方法。

原则三:不可以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憋尿或憋大便

当孩子正在进行憋便的过程时,父母不可以打断孩子,这样会破坏孩子正在寻找临界点的过程;

父母不要对正在憋便的孩子说,你看你已经憋不住了,快去洗手间啊!”

不可以将正在憋便的孩子直接抱进洗手间,或者强行按坐在马桶上,这样会破坏孩子正在进行的体验;

有时候,孩子憋便的同时也在玩着玩具,即使成人多次提醒,孩子也不愿意去洗手间,无论孩子在什么状态下憋便,都不要责怪和催促孩子。

原则四:不可以阻止孩子肛欲期的性体验

一部分孩子在肛欲期通过憋尿体验性感觉,一部分孩子通过憋大便体验性感觉,这些都是肛欲期孩子的性发展过程,有些孩子长大后也会存在憋大便体验性快感的行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影响到他人,这个行为是可以保持的。

原则五:不要将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当成便秘进行治疗

成人夸大了宿便的危害,将孩子当成了一个机器人,要求孩子每天准时准地大全,如果孩子有两天不大全,很多成人就会给孩子使用开塞露,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孩子生命节律的行为。对孩子强行使用开塞露和肥皂条塞肛门,这种恐惧和痛苦会与孩子的大便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产生大全的恐惧和痛苦而抑制解便,最终导致真正的便秘。

长期给孩子使用开塞露排便,破坏了孩子大便的自身排便反射系统,会导致孩子形成对开塞露的依赖,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

对了长期依赖开塞露刺激排便的孩子,当停用开塞露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重建自身大便排便反射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孩子几天都不解便的情况,当这们的情况出现时,这是孩子的修复过程,父母要给孩子时间,耐心等待,给孩子宽松的解便氛围能够帮助孩子尽快修复。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给孩子吃中药、吃大量水果和蔬菜,这不仅不能改变孩子肛欲期的发展进程,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不健康的征象”,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负面意象,也对大便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只要孩子每天生活作息规律,排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孩子的肛门正常,没有被封闭,孩子就会自然排便。

原则六:平静地应对孩子尿裤子

当孩子将大小便解在了裤子里,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宝贝,这不是什么问题,妈妈给你换上干净的裤子。”父母不要说无用的废话,比如记住下次要去卫生间”孩子已经知道要去卫生间大小便,但是他目前无法做到,父母不可以内心无比焦虑,孩子会读透成人的心,知道父母内心不接纳他此时的状态。

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大小便的问题上失去了接纳孩子的本能,他们期望孩子能够正常大小便”,潜意识里攀比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尿裤子,父母会觉得自己没面子,然后便对孩子施加压力。这样的父母爱的不是孩子,是他们自己的面子,这样的父母就不能够做到平静地接纳孩子的肛欲期。

原则七:不可以羞辱、耻笑、责骂、威胁和暴打孩子

都这么大还尿裤子!”怎么不知道去卫生间?”你怎么这么笨!”其他小朋友怎么不像你尿裤子?”你再尿裤子,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下次记住不尿裤子!”……这些话都不要说。

打骂和羞辱并不能够改变孩子生命发展的本能,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贬心理,影响孩子人格中自尊的建立。

原则八: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

三岁以上的孩子,经常尿裤子,排除生理性疾病之外,很可能是缺乏父母的关爱。

原则九:父母要与老师积极沟通

当孩子出现肛欲期的表现后,父母要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配合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如果老师不能够理解孩子这个过程,父母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幼儿园,等肛欲期度过后,再进入幼儿园。

原则十:不要打搅孩子对排泄物的研究

当孩子原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时,父母不要打搅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研究大小便的范围,为孩子提供研究工具,之后清理。如果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协助孩子洗干净就可以了,不要斥责孩子不讲卫生,也要以肮脏羞等概念来训斥孩子,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如果不洗干净手上的大小便,会使身体生病。

###

处在肛欲期的孩子还会表现为对自己的排泄物着迷,研究自己的排泄物。孩子天生就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对自己的排泄物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在解便后,会用手去玩大便或小便。当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搅孩子,可以告诉孩子不要将大小便到处涂抹,如果仅是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协助孩子洗干净就可以了,不要斥责孩子不讲卫生,也不要以肮脏”羞”等概念来训斥孩子。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如果不先洗干净手上的大小便,身体会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