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准玩!”、“不准碰!”:给娃立规矩,避开这些坑......


不准玩!”、不准碰!”:给娃立规矩,避开这些坑......


随着文化水平和意识的逐渐提高,家长们几乎都知道:孩子不应该被束缚起来,而是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另一方面为了孩子好”,我们仍然在坚持一些规矩”。

哪些表面看似合理的规矩,却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无趣?

1、不准晚睡

我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培养他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爸爸妈妈的成就。

但问题就出在,有很多爸爸妈妈过于刻板,孩子玩游戏正尽兴被迫中断、甚至欢乐的亲子时光也因该睡觉了”戛然而止……

其实,偶尔的晚睡是完全可以被允许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有时偶尔的放纵”会让你收到意外的惊喜哦~

规矩

2、不准什么都玩儿把奶粉撒一地;把青椒、玉米、西红柿弄得乱七八糟,玩儿过家家”;把床单皮头上做婚纱......

如果你大声吼干什么呢?”,真的会把孩子吓到,他们可能委屈的要命,自己正在认真探索感兴趣的新领域”,怎么会是错呢!

电视机

小荷小时候也是,超级享受这种大人不理解”的快乐。

所以,爸爸妈妈要试着和孩子共同探索”,比如:问问他用蔬菜过家家编了怎样的故事?从而打开孩子世界的新认识,进而做合理的引导。

3、不准碰!危险!

为了防止孩子发生各种意外,家长会警告孩子很多事情不能做:开水很烫,不要碰;地上都是灰,不要摸;桌子很油,不要抹……

但其实,过度的保护会限制他们的认知发展。

规矩

让他们亲自去触碰稍微开的水,体会一下烫的感觉;

让他们摸摸满是灰尘的东西,知道满手脏的感受;

反而能他们对于危险”或者糟糕”有更清晰的概念。

说了算

但是,孩子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放肆”的,该有的规矩”一定要有。

那么,应该在几岁立规矩?怎么正确立规矩?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关心的。

什么时候立规矩?

很多妈妈都问过我这个问题。

其实,最好的时机应该是两岁左右。


这个时候孩子能听懂父母的话,也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什么事都想自己弄。

对于一些危险的行为,这个时候要明确地跟孩子说不”。

电视机

儿子2岁的时候,喜欢丢东西玩,丢开了让我给他捡回去,他就哈哈大笑。


但有一次他丢了一个水杯,啪,摔得稀烂,但他很开心。还想继续丢第二个。


我打住了这个游戏,脸色也凝重了。


看到我这个样子,他也停了下来。接下来告诉他不能丢这个杯子,碎了就没了,回不来了。


他不会懂,但是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态度告知孩子。

过家家

有很多父母觉得规矩是自己说了算。

其实不是大人说了算。

也不是孩子说了算。

而是大人孩子一起商量出来的才算。

比如电视时间,手机的管理使用。

如果孩子还小,可以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每次看30分钟,遇到长一点的电影,可以看久一点。但是中间要休息一会,放松一下眼睛。

这样,规矩才会有真正的效力。

怎么保证规矩的执行?

1. 弄清楚孩子的真实目的,清晰地告知他,接下来我会怎么样。


父母要用坚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立场:针对你的无理要求或者违反规矩的行为,哪怕你哭闹、耍赖,我也会坚持,绝不妥协。


2.父母自己一定要先弄明白,想清楚,做到前后一致。


立规矩不是一时激动,一拍脑门就是一个规矩。过一阵子,孩子还记得,可自己却先忘了。

电视机

一旦立下了这个规矩,父母能以身作则地坚持。


比如看电视这件事,如果家里的大人经常看,没有规矩的看。


那怎么管孩子?

因为孩子会在边上蹭电视。


3.要做到合理的限制”,而不是暴力打压。


比如孩子看电视,总是不满足,说好了只看两集,可还是要继续看。


那你直接打他一顿屁股或者骂孩子一通。他肯定屈服于你,但心里憋着一口气。


但按照规矩来:比如控制不住电视时间,那就限制观看时间,1-3天内不能看电视机。


这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规矩办的,孩子也不会有敌意。


反而会思考这个规矩到底合不合适,也许会跟你商量改一下。这就回到了立规矩这件事上了。

规矩

朋友的儿子现在5岁,非常皮,朋友一度也经常发脾气。

后来觉得这样不行,所以在他两岁多的时候,用报纸制作了一根规矩棒”,开始用规矩来管他。

神奇的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使用它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

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已经步入正轨,这些规矩也会在无形中弱化,甚至消失。

慢慢的,孩子已经开始学着自己管自己了。

关注公众号【小荷心理】,留言你的育儿难题~

小荷定期为您解答~

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