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爱是双向的情感交流,不要拒绝来自孩子的爱

作为父母,对孩子什么都可以拒绝,但有一件事情不可轻易拒绝,那就是孩子给予父母的爱。

爱是双向的情感交流,不要拒绝来自孩子的爱

常常有一些家长埋怨说,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根本不知道爱父母!但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1、当幼小的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妈妈会逗孩子:宝贝,让妈妈吃一口!”这时,孩子会举起小手,把好吃的送到妈妈嘴边。妈妈只用嘴唇碰一下食物,然后又拒绝说:妈妈不吃,宝贝吃!”

2、妈妈手里费力的提着好多东西,旁边的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嚷嚷着妈妈,我来帮你拿这个红色的袋子吧!”不用!不用!这个袋子太重了!不用你提。”

在第一个例子中,孩子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到妈妈嘴边,说明孩子爱妈妈。妈妈没有吃孩子送到嘴边的食物,也是因为妈妈爱孩子,不忍心吃掉食物。看来,孩子是知道爱妈妈的,但是妈妈不吃孩子送到嘴边的东西,却在爱孩子的同时,无情地拒绝了孩子的爱。

在第二个例子中,孩子观察到了,妈妈一个人拿那么多东西很费力,主动要求帮助妈妈,可妈妈心疼孩子小,怕孩子累到,直接否定了孩子想帮助妈妈的心愿,并且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是孩子,可以不用帮我分担。就这样,直接拒绝了孩子对自己的关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是因为有无数次的这样的拒绝,最终遏制了孩子爱的天性,以致扼杀了孩子爱的能力。

于是,随着父母一次次不经意的拒绝,孩子逐渐习惯了被爱,淡化了给予别人的意识。

因此,孩子自私、不知道爱父母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自身——总是拒绝来自孩子的爱。

从心理学上讲,既能接受爱、又能给予爱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

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情感发展遇到障碍,失去给予爱的能力,长大后他就不会珍惜父母给予他的爱,甚至会无视父母对他的爱。同时,其友爱、合作等品质的发展也会因此受挫,严重影响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作为家长,不要再责怪孩子太自私,因为孩子在家庭中被爱的处境是家长创设的,孩子小皇帝”的地位是家长用爱心筑牢的,这足以引领孩子走向自私的深渊。

孩子也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应该让孩子担负起其在家庭中给予别人爱的责任,让其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记住: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是人类固有的朴素情感。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渴望付出爱,渴望得到他应有的情感体验的满足。

因此,父母怎么能轻易拒绝来自孩子的爱呢?愉快地接受孩子给你的爱,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大爱!

知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