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爸爸带3岁孩子坐火车,车上孩子饿了,爸爸的做法令人称赞

爸爸带3岁孩子坐火车,车上孩子饿了,爸爸的做法令人称赞

由于回老家探亲以及外出旅行的原因,很多家长都要在假期时带小孩乘火车出行。对小孩来说,外出旅行充满着新奇感,因此对于假期时的出行都会十分期盼。

但对萌娃的家长而言,带娃出行却是个十足的辛苦差事。他们不仅需要对旅行进行细致的安排,还用在一路上对孩子的安全和住行进行照顾,一路下来常常疲惫不已。

同时由于孩子规则意识较弱,不开心时便很容易在公众场合哭闹不已,做出些违反规则的行为,让家长感到无能为力。

不过,一位父亲在火车上的行为却赢得了网友的称赞,大家都不禁为他的高素质和良好的教育方式而衷心点赞。

爸爸带3岁孩子坐火车,车上孩子饿了,爸爸的做法令人称赞

小江是一个3岁孩子的父亲,今年的假期他带儿子乘火车回老家看望双亲。乘车中途,儿子突然想爸爸说自己饿了。

小江一面安慰了儿子,一面拿出了一盒泡面。当时还没到晚餐时间,因为不想影响周围乘客的乘车体验,小江选择了带儿子来到车厢连接处进食。

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小江先是将纸铺在地上,然后坐在上面,将儿子围在内侧。小江一边给儿子喂食一边护着儿子防止他摔倒。

小男孩在一旁也表现得很是懂事,安静地蹲在父亲身边。当儿子在进食中将面条不小心掉落了一些时,小江就会及时拿起纸巾,将地上的东西擦拭干净。周围路过的乘客看到小江父子的行为都很是赞赏。

网友们看了小江父子的做法,也被他们的高素质圈粉了。很多网友都说小江这种表现就是对孩子的最佳教导方式。

的确,小江这种处理方法既满足了孩子的饮食需要,又没有给其他乘客带来麻烦,确实是比较可取的。相信有了小江的教育,小江的儿子将来一定也会成长为一个很有素质的人。

不过,相比于小江父子的高素质行为,很多孩子却在公共场所表现出了"熊孩子"的特性。很多孩子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吵闹,跑来跑去,不过他们的家长却不以为意,认为孩子还小,只是太过活泼而已,殊不知这是教养和素质上的问题。

高素质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有教养有素质的孩子呢?

1.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父母的言行对小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孩子成长中的首任老师,父母的许多观念和行为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标杆。

如果父母能以比较高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要求,将会给孩子树立直观的榜样,让孩子自然地树立正确的观念,成为一个高素质、有诚信、有教养的人。

有些家长十分喜欢对孩子进行言行上的说教,一方面要求孩子要有礼貌、守秩序,另一方面自己却时常飚脏话、不遵守规则,充满着自相矛盾的做法。

这些都会令孩子感到矛盾,陷入困惑,感到父母的言行不一。最终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今后在教育上很难再对孩子有说服力。

公共场所

2.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小孩子因为年龄和思维方式的局限而往往较为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家长不能正确教导,教会他们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较为自私、不遵守规则的特点。

一些家长对孩子较为宠溺,总是处处迁就孩子、以孩子为主,最终会造成孩子对家人付出的漠视和不懂感恩,认为他人的付出和迁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从而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不懂换位思考,表现出自私和没有家教的问题。

高素质

3.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不同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常常持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些家长在发现孩子表现出言行上的错误时会选择简单的言语上的提醒,要孩子不要再犯。但因为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道理,而往往效果并不好。

当孩子出现言行和习惯上的不正确表现时,家长要做到严慈相济,既表明自己对这种行为的严肃的态度,又要正确地引导,帮孩子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在意识上有所改变,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真正成为一个明理的有素质的人。

小江

对孩子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点滴的积累。教育孩子的过程既需要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的耐心,也需要家长的智慧。你有什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吗?欢迎在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