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妈妈,你也可以成为育儿高手
秘密就在尹建莉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读一本好书,育儿路上又有了新灵感,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好书分享会,育儿路上,我想很多新手妈妈都会感到困惑或者迷茫,能读到一本好书,学会一些育儿知识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十分重要。我育儿路上最早接触的一本书它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它犹如我的一盏明灯一直指引我的方向。
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以下三个观点
一.打针有些疼
相信每个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就要接触针这个东西,新手妈妈带着孩子去打预防针必定会迎来一场嚎啕大哭,如何解除孩子心中的恐惧,这就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好多家长们打孩子去医院打针都会这样认为,只要把孩子摁住,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其实这样对孩子心理很不好,书中作者说过,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到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做为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在我儿子还小的时候,对打针特别敏感,容易大哭,我当时也很迷茫,也做过哄骗这样的事,后来发现效果不好,直到我看了这本书,我尝试了书中的办法,我是这样做的,去医院前先提前跟儿子说,我们准备去打针了,可能会有点痛,但我们勇敢,忍一忍,不用哭的,儿子当时说不要打针针,在我再三说明后,他就答应了,去医院打针时,我儿子还是哭,我又对他说,是不是有点痛,但是我们可以忍受是吧,如果忍受不了还是可以哭出来的,他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刚开始还是有点哭,很快就停止了,也算是一个小小进步。家长对应小孩焦燥时,自己必定要先稳住情绪,孩子才可以更好的应对恐惧。新手妈妈也不妨试试,也许会给你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打针有些疼,提前预习预习就好了。
二,给小板凳揉揉疼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玩耍或走路,不小心磕碰什么东西上,碰痛便呱呱大哭,爷爷姥姥为了安慰孩子,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弄痛孩子,在孩子面前打那些东西,隔代教育有时就有遗留下这些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报复心理,对孩子成长不好。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便会学什么,儿童教育无小事。在我儿子刚会走路的时候,经常会磕磕碰碰,这书给我启发就是教育孩子,应该让他明白对错所以每每他摔跤,我扶起他后,都会跟他说,是不是有点痛,你撞到它,它跟你一样也会痛,所以,你要摸摸它安慰它,你自己下次也要注意安全就好啦,每次儿子都会抽泣着说好”。尹老师曾说到,家长在遇到孩子磕碰的时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尽量不要过分大惊小怪,以轻松快乐,表情应对,让孩子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事。生活本无难事,看多了,学多了,便都是容易事。
三.古诗滋养的孩子
尹老师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也是一个成功的妈妈,她用她的方法教育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的孩子清华大学毕业,不管生活上还有学习上都是很优秀的。这都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培养,其中,在她女儿还小的时候,她已经叫她背唐诗,宋词,还有元曲,尹老师还说过,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分垂青的人,她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歌唱,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到了四五岁,懂事就可以在家解析。我效仿了她的做法,每周给我儿子读诗, 他现在虽然也学的不多,但他基本都能背出来了,我不确定,能不能教育出像尹老师孩子一样优秀,但能从尹老师身上学到那么多育儿知识,我已感到十分幸运,亲爱的宝妈们,不知道这次读书之旅能不能给你带来帮助呢?
最后赠与妈妈们一句话: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尹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