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做错事不要紧,但不能撒谎,因为撒谎是人品问题

在我读二年级的一个下午,弟弟降临到这个世界,我俩差九岁。我经常放学回家会背他上街溜达,被邻居们戏称八两半斤”。时光荏苒,我家的半斤”已长成男子汉。如今的他虽成绩平平,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有自己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和老师同学友好相处,对家人朋友真诚。虽然他不够优秀,但在我眼里他是越来越好的。十八年的教育少不了陪伴,也少不了纠错改错,教育了他,也成长了我。

(1)孩子做错事不要紧,但撒谎是人品问题

在弟弟五岁的时候,我给他灌输这种思想:人做错事不要紧,但不能撒谎,因为撒谎是人品问题。成年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身心智力尚未完全发育的孩子呢。孩子做错事,我们的责备已经改变不了事实,可能让孩子学会撒谎。他们害怕承担一不小心犯错的后果,试图撒谎逃避责骂。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担责任。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何不换一种温和的方式对待,多点宽恕,多点关心,而不是只看结果,忽视孩子做错事的根本原因。比起结果,了解事情的原委更重要。因为结果改变不了,找出原因才能避免以后重复犯错。有些孩子喜欢通过一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他们内心是渴望多点关注,多点关爱。

(2)多听孩子的意见,并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也是如此。有时候家长自认为是爱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不是孩子喜欢的方式。大人和孩子的思维模式不一样,就像大人认为1+1=2很简单,但孩子是不理解为什么1+1=2,而不是1+1=3呢。

有时候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朝弟弟发飙后,会主动认错,从前的暴躁情绪是通过不断认错改掉的。有时允诺弟弟的事未办到,也会请求得到他的谅解,不想失信于他。有些人以长辈自居,凡事都是以我为准,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的傲慢与孩子交流,甚至给孩子画无数个大饼。即便这些人犯了错,也拉不下面子承认错误。更可怕的还是那些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的人,我便是真理,真理便是我,一条道走到黑不拐弯。我们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才能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知错本身是一种质的飞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以身作则,才能做孩子的榜样,才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大人不能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要多尊重孩子,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才会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3)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拿孩子做比较

每个孩子心中都会有个神一样存在的别人家的孩子”。大人喜欢拿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做比较,往往是拿自家孩子的短板和别家孩子的长处做比较,进而忽略自家孩子的优势。孩子可能成绩平平,但小提琴拉得好,如果大人在意成绩,就会认为孩子不务正业,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如果大人能发现孩子拉小提琴的天赋,并重点培养孩子拉小提琴的特长,培养不出一个学霸,但能培养出一个很优秀的小提琴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多少家长把自己年轻时没来得及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给孩子。家长们在一起聊天,讨论最多的是孩子的成绩。如果自家孩子成绩优异,教子有方,脸上有光,多了嘚瑟的资本;反之教子无方,脸上无光,回家总说谁家孩子很优秀,逼着自家孩子上补习班和兴趣班。喜欢拿孩子做比较的家长是无能虚荣的,将孩子作为长脸争光的工具。有些家长甚至比孩子参加考试还紧张,担心成绩不理想,丢了面子。如果家长优秀,内心强大,不需要通过培养优秀的孩子来证明自己,因为他们本身已经很优秀。那些天天逼孩子学习的大人,除了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是否更多考虑到自己的面子,想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呢?

(4)培养兴趣爱好

除了成绩,孩子的性格、情商、品质、个性也很重要,国内倡导德智体美劳,培养五好青年。因为我个子不高,害怕弟弟身高也上不去,便让他从小打篮球,这个兴趣保持至今。因经常练习扣篮,他的弹跳力比一般人好,五度蝉联校运会男子跳高的冠军。有了打篮球的底子,他会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

今年暑假,弟弟突然想学吉他,我送了一把吉他作为他的生日礼物。整个假期,他看着乐谱和教学视频自己摸索,几个月后代表班级参加校里的器乐比赛。虽未进入复赛,但他勇于挑战自己,敢于站在舞台,弹着不算熟练的吉他,赛后认真总结,对我而言这便是优秀。在他的影响下,班里的男生也爱上弹吉他。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成了班里的吉他小专家”,给同学推荐一些经济适用的吉他。

从小到大弟弟想做什么玩什么,只要是正面且能激发兴趣的,我们都会满足他的要求。人只要在不断地尝试中,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适合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没有遇到真正为之着迷的事情。人不怕半途而废,而怕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学生除了读书学习也要培养兴趣爱好,哪怕日后工作生活受挫也能从兴趣爱好中找回自己,不会迷失。

(5)建立是非观和道德观

今年暑假在家,我晚上九点多外放音乐,弟弟提醒我,夜深外放音乐会影响邻居休息。我很欣慰,弟弟已经建立自己的是非观和道德观,已经懂得替他人考虑,已经能给我指错。大人总是干涉孩子做什么,提醒孩子不能做什么,还不如教他们如何明辨是非。因为孩子总会长大,总会离开家,总会遇到大人未干涉或未提醒的事。这有点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心中有一杆衡量善恶的秤,遇事会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会通过道德观和是非观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

(6)多点鼓励和赞美

弟弟成绩平平,每次出成绩,我会拿他上一次的成绩作比较,优先称赞他进步的科目,肯定了他为进步做的努力,再询问科目退步的原因。我希望他成绩优异,但更希望他能知道自身不足,以自己作为参照物,每天都优于过去的自己呀。我深知成绩好能进名校,名校教育质量好,接触面广而高,但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并有拔尖的成绩,都是能上名校。资质平平的孩子也能迎来自己的春天。不是非得上名校才有出路,才能成为人中龙凤。片面的成绩论会扼杀这些孩子的闪光点。

《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天生起点比普通孩子低,先天低能,智商只有75,腿需要用金属支架矫正。上天为他关上一扇门,肯定会为他打开另一扇门,他很幸运,有个伟大的妈妈,站在乐观积极的角度引导阿甘走上不平凡的路。妈妈积极暗示阿甘和其他孩子没有区别,鼓励他每天都会有奇迹发生”,告诉他钱不用太多,够用就好。多余的钱只是用来炫耀”,尽力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为阿甘打开另一扇成功之门的人正是他的母亲。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专属的闪光点。大人需要发现闪光点的眼睛,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强迫孩子成为自己未成为的模样。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美,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在各种尝试中发现孩子的天赋。

(7)单亲家庭的爱不减量

蔡元培,11岁丧父,母亲周氏贤能勤俭,勉以自立、不倚赖,不苟取,不妄言。在母亲的培育下,他成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父母亲的格局和修养。有些双亲健在的家庭却培育出嚣张跋扈或唯唯诺诺的孩子,有些孩子受着来自父母亲双面夹击的暴力,没有从家庭获得温暖和关心。如果父母亲都能给予孩子伟大无私的爱,这是幸运的。如果只有父亲或母亲给予孩子伟大无私的爱,这也是幸运,因为孩子有个无条件支持和鼓励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他们感受的爱是有增无减的。

(8)尊重孩子

弟弟小学六年级转到乡里就读,因为相貌身高在班上略微出众,便有很多女孩给他写情书,找他闲聊。遇到这种情况,我跟很多家长一样,采取干预措施,先警告这些女孩,如果还不收敛,再找班主任出面处理这件事。后来弟弟说因为我的这些做法让他跟班级女生的关系很僵。

我意识到这种做法是莽撞和粗暴的。因为害怕早恋影响他学习,企图用阻止的方式来保护他,往往会让他以后很难和我袒露心声。于是我换了一种思维和他交谈,青春期的感情萌动是正常的,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有些来得早,有些来得晚;如果真遇到非常喜欢的女孩,非得在一起,可以相互鼓励督促学习;如果没遇到非常喜欢的女孩,请好好学习,处在不同层次会遇到不一样的女孩,更优秀更美好的女孩子会在高处。从这以后,我俩更像朋友,他会跟我分享一些班级的趣事,我会告诉他跟女生相处要像个绅士,多尊重和帮助她们。

我很幸运,能有弟弟陪伴我走过这十八年。我希望他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无畏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充实开心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