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一至三岁这个期间,大部分都会出现攻击行为,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的教育好,让孩子认为我不开心我就打人”,我想要的东西不给我,我就打人”这个习惯。那么,在今后会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

一次和朋友吃饭时,她和我聊起了自己孩子2岁半的强强。朋友说强强现在动不动就喜欢动手打人,看见别人的玩具就要抢,不给就打人。有时还会推开别的小朋友,不让靠近,暴力倾向很严重。
有一天,下班回到家,婆婆就跟她说:强强今天又把小区里一个小孩子给打了。朋友听后很生气,把强强叫到身边批评了一顿,对强强说:你要和其它小朋友好好相处,在打人,就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你玩了。然而强强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振振有词的说:他不给我玩具。
强强和奶奶爷爷一起的时候,强强如果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也会一边哭,一边打奶奶爷爷,对此朋友很是头痛,说过强强很多次了,也没有改正过来这个毛病。
在最开始发现强强有打人倾向后,朋友就给他讲过道理,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强强是听完就忘,依然还是我行我素。后来朋友说的多了也累了,见讲道理没用,就教训他打了他一次,但是依然没有效果,后来我朋友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据某网站调查,九成以上的孩子都会产生攻击行为,甚至有的孩子在受到攻击后,会反过来更猛烈的报复对方,如果我们在孩子一开始出现这些行为时,没有有效的解决,任其发展。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转化为报复心理。
因此,当孩子开始出现攻击行为时,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并且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允许的,教他应该怎样正确的处理,慢慢的减少孩子对外人的敌意,使孩子能够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处。

其次,孩子出现暴力行为,和父母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孩子也会看在眼里,会去模仿父母。
如果父母对待孩子采用的是棍棒教育”。那么,孩子就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当孩子在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也会以暴制暴”。
因此,想要孩子温和待人,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行为。

如果当孩子伤害到了对方,我们首先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要让孩子自己道歉。但口头道歉是不够的,时间长了,孩子会以为我伤害了人,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了。
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口头上道歉,还要让孩子实际行动上获得对方的原谅,要让他明白,伤害了别人,自己要付出的并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的。
其次,当孩子犯错了,我们也不要去袒护孩子,要让孩子知道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如果你袒护了他,孩子会认为他犯下的错,你会替他出面解决。
但我们需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发生暴力行为,我们做家长的就要严加管教了,一定不要去袒护他。

最后赏罚结合也是一个好办法,当孩子每次出现攻击行为时,我们可以先警告他:你这样是不对的,然后循循善诱,和他讲道理。
如果孩子还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们这时候就要对他给予惩罚了,绝对不能迁就他,纵容他,总之孩子打人,我们一定要管。并且,还要管的对,管的有效果。
只要家长记住,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我们要做到不袒护、不放纵、赏罚结合、自身做好言传身教的榜样,相信慢慢会改正孩子打人的行为。
各家长的宝贝有打人的行为吗?你们又是怎样处理的,欢迎评论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