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辅导班门口,听到一个妈妈在大声训斥儿子:你看你,就不知道向你们班杨浩学习下,一样上辅导班,人家这次考试前进10个名次,你才进了3个……”
儿子仰起脸不服地说:妈妈,我数学成绩提高了18分呢!”
妈妈一把拽过儿子,一边说:我不管成绩,你下次要考到你们班前10名才行。”
母子俩渐行渐远,我没有听到孩子回应妈妈什么了。有点替这孩子委屈,难道成绩提高就不值得被肯定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就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
高情商的父母,懂得肯定孩子,把成就感留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更自信,更有学习的内驱力。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高情商呢?怎样才能成为高情商的父母呢?
1.情商是一种情绪智力,由情绪调控能力和共情力决定搜狗百科解释: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等。
但实际上,这是情商提出后为了便于评价而做出的解释,情商和智商不同,它并没有一套有共识度的量表可供参考。
情商最初最赋予的意义,就是情绪智力。
脑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提出了两条有过硬脑科学证据支持的情商要素:情绪调控能力和共情力。
情绪调控能力主要是对自己,即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共情力主要是对他人,即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高情商的人,能准确识别并快速调控自己的情绪,擅长自我激励,所以高情商的人一般乐观。高情商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低情商的人也不是一直处在黑暗之中,而是情绪状态易受外界影响。低情商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像文章开头我见到的那位妈妈,她未必一直这样打击孩子,应该是自己的情绪受到他人的影响,没有调控得了,转移到儿子这里,开始怒其不争”。
高情商的人,不仅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还有余力识别出他人的情绪,然后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肯定和激励他人,给对方力量感。

我以前的领导H姐,就是个高情商的人。
记得有次有个区域经理,业绩不好,回来跟H姐说想辞职,H姐没有顺着他的话说,而是问了他的市场情况,一个月就找到新的意向客户了,很不错嘛!这次下去需要什么跟我说,我们部门随时支持你”。
那个区域经理也不说辞职了,也不发牢骚了,下市场之前拿着试用产品申请表来签字了。
高情商的领导,懂得把成就感留给下属,为下属赋能。
4岁的琳琳在画画,可是画不好,她有点沮丧,大喊,我不画了!”厨房的妈妈听见,走到女儿跟前,抱抱女儿,问她:为什么呀?”
琳琳嘟着小嘴,委屈地跟妈妈说:这个葫芦好难画,我画出来的一点都不好看,我不想画了。”
妈妈拿起女儿的画纸,看了一会,赞扬道:妈妈觉得你画得很好啊,你看葫芦和叶子的颜色你搭配得很漂亮,葫芦的形状你也观察得仔细,就是用笔注意再稳一点、边缘圆润就好了。妈妈做了你最喜欢的土豆烧牛肉,我们先吃饭吧。”
琳琳也拿过画纸看了下,好像是没那么差。高兴地说:好,吃完饭我重新画一次。”

高情商的父母,懂得把成就感留给孩子,给孩子信心。
如果我遇到的那个妈妈懂得这一点,应该就不会拿儿子跟其他人比较了。而应该说:妈妈看到你这段时间很努力,成绩提高不少呢,我相信你下次会更好!”
2.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成就感孩子身体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天然战略清晰,是体验积累、螺旋形稳步发展的过程。
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模仿能力,促使孩子想要做到的永远比当下能做到的更多。而我能做到”给予孩子的成就感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去探索,但之后长期练习的痛苦的枯燥期,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和他律才能坚持下来、越过障碍。在这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是孩子能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
由于人类的情绪脑发展早于理智脑,孩子比成年人的情绪更敏感。成就感的获得对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发展、韧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一直都记得我女儿第一次会扶站的场景。
那是一次午睡前,她尝试扶着床头站起来,失败了两次。第三次终于颤颤巍巍地成功了。发现自己站起来的瞬间,她冲着我特有成就感地咯咯大笑。那表情,我终生难忘。
之后,她持续不断地站起、松手倒下,重复了半小时。直到最后没力气了,腿软的都站不起来了,依然不放弃,一次次挣扎着站。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抱她过来,挠痒痒、揉一揉给她放松,她笑着滚着一会就睡着了。
你看,只有10个月的小孩,成就感都能激发出这么大的能量,何况大孩子呢。

可惜随着孩子成长,父母总容易忽略这些,转而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将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打击自家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十分敏感,过高的期望会压制孩子的高级思维。父母期许过高,会导致孩子关闭好奇心”、创造力”等高级思维,而启动欺骗”或逃避”等低级思维。
好奇心、成就感才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要知道,伟大的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孩子成长不是比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4岁的数学神童9岁时未必有超群智力,5岁就会作诗的方仲永不到20岁就泯然众人矣”。
作家刘墉也说:让孩子有成就感,比成绩更重要。”
所以,为人父母,需要的不是对孩子高期望,而是提高自己的情商,学会对孩子共情,把成就感留给孩子。
3.3个方法,做给予孩子成就感的高情商父母1)持续的关注和爱
孩子情绪敏感,取得成就时开心快乐需要有人分享,遇到挫折时难过沮丧需要疏导。成功时,父母的一个赞许眼神就能让孩子信心百倍,失败时,父母的一个温柔拥抱就能让孩子打开心扉,重新出发。
翻译家傅雷,在儿子傅聪已然20—30岁、出国留学的十年间,依然对儿子的生活充满关注,《傅雷家书》表达了夫妻二人对儿子的拳拳之心。书信来往中,独在异国的儿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大事小情都愿意跟父母分享。
甚至两代人还能就所见所思所感畅谈无隔阂,讨论观点如朋友。被父母的持续关注和爱所肯定的傅聪,自信,成就感十足,成绩斐然。
小儿子傅敏,被傅雷认为不是搞音乐的料子、阻止其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但他也是一路关注儿子成长,用爱鼓励,儿子做了英语教师后他经常与儿子讨论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小儿子傅敏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的中学英语老师,退休前的职称是特级英语教师”。把一份职业做到极致,亦是非凡成就。
跟大儿子谈音乐、跟小儿子谈教育,就是傅雷这个高情商父亲给予孩子成就感的地方。
得到父母足够关注和爱的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有信心和成就感。

2)夸努力而不是夸聪明
夸努力,孩子会拥有成长型思维,夸聪明,会让孩子形成僵固型思维。夸努力,努力是孩子可控的,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孩子幼儿园,拿了优秀宝宝”奖状回来,家长可以夸孩子,我猜你一定是在幼儿园很努力,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跳舞、唱歌都很认真吧?!”
夸孩子努力,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被看到,会更有成就感。
3)夸成长而不是夸名次
成长是孩子相对于自己的,名次是相对于别人的。夸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会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一天比一天进步。夸孩子名次,会让孩子形成与他人攀比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长远目标的确定和追求。
孩子上了三年级,会写作文了,可以夸孩子:你的作文真实、自然,描述得很清楚。你去年还只会看图说话,现在都能写100字的作文了,进步很大呢。
做高情商父母,爱并了解孩子,学会正确夸孩子,把成就感留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