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自控力弱,全是自身问题?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引言: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下,成年人的压力普遍非常大。

浮躁的社会环境让我们不能将心沉浸下来做事情。我们开始变得易燥易怒,学会了怨天尤人,痛恨自己没有自控力,不能专注的去做某一件事。

宝宝自控力弱,全是自身问题?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手机族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明明知道第二天早上要很早的起来去上班,现在是晚上9点钟,我们如果现在入睡,早上不仅不会迟到,可能还会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

但是我们却拿着手机不肯放下,告诉自己再刷一会儿朋友圈我便睡觉,等到困意涌上头时,已是深夜了。

然后我们早上重复的被闹钟提醒要起床上班了,直到最后我们差一分钟就要打卡迟到了。

这是为什么呢?不正是因为我们的自控力不够吗?

假如你现在已经是一位孩子的妈妈,你用什么理由去说服你的宝宝让他晚上9点钟上床睡觉,早上7点钟起床上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孩子的成长的路上成为他的榜样。

电子产品不离手的孩子



01. 什么是孩子的自控力


关于什么是孩子的自控力,我们简单的举个例子。

曾经有一个学者做过一个实验。一个屋子里,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两颗糖果。

实验是让一个孩子待在屋子里,等待妈妈买些东西回来。

如果宝宝坚持到妈妈买东西回来后,桌子上的两颗糖就全部给你吃;

如果你等不到妈妈回来,那么你只能吃一颗糖;如果你不想等,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吃。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在这项实验的长期追踪下,结果表明:

能够等到妈妈回来的小朋友,长大后的自控力普遍都比较好,性格基本都是活泼开朗,愿意直面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可以直面挫折。

而那些没有等到妈妈回来的小朋友,一般表现都是任性。长大后他们面对挫折一般会选择逃避,并且非常容易情绪化,不理智。

由此可见,自控力的培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还会影响孩子以后一生的生活。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学会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画画的孩子


02. 让孩子学会"等一等"


在现在的优生优育的环境影响下,我们已经不会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了,就会造成两辈人照顾一个孩子的现象。

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因为长辈会因为隔辈的原因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会形成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变得任性。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等一等",让他知道等待的原因和意义。

比如孩子想要去公园玩,我们可以告诉他,等一等明天妈妈带你去,因为妈妈今天有别的事情。

但是当孩子等完以后,我们要兑现我们的承诺,让孩子知道等的意义,从而会产生好的结果。

宝宝在幼儿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表扬孩子。让他心里清楚,我这样做是对的,是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和认可。

比如孩子平时在外面玩都不肯回家,而今天去到时间主动要求回家;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对孩子提出表扬,让他知道这样做,会让妈妈开心,是对的事情,并且还能得到妈妈的称赞,回家后可能还会得到妈妈的奖励。

那么长期如此下来,孩子的自控力便得到了提升。

妈妈与孩子和谐相处


03. 与孩子一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在自控力的培养上,我们其实就是制定一个规则,然后按照一个规则去实行。

规则容易被制定,但是实行起来也许有困难。

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实行,坚决按照规定实行,如果父母实在想放肆,那就请不要让宝宝发现。

当宝宝发现你把规则打破,他就知道其实他也可以打破规则,以至于爸爸妈妈的辛苦白费。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一份家庭规则表,内容为不许吃什么,必须要做什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每天晚上几点睡觉;

可以在外面玩多久,可以看多长时间电视等,将这些全部列入规则中,每天去遵守。

幸福的一家


这样也有助于爸爸妈妈的自控力的培养,也许你之前没有,但是你在有了宝宝以后,你拥有了自控力,它可能会影响你接下来的人生。


总结:在培养宝宝的自控力上,这个任务道阻且长,但是我们依然要为了宝宝的未来考虑而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承担起肩上的责任;

看似是家长陪伴着宝宝长大,但同时也是孩子陪伴着父母长大,我们会在孩子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


在孩子的自控力培养的路上,你会遇到瓶颈,但是你的坚持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