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十分的溺爱,久而久之,就容易让孩子心胸狭隘。最近听到一个学生的家长对我说起自己家孩子的事情:
给孩子买的玩具,有一天其他的小孩子来家里做客,想要玩一下他的玩具,结果孩子非常生气的不给,两个孩子还差点动起手来,一个甚至已经快要哭了。这就是孩子心胸狭隘,不懂得分享。
还有一些家长对我说,发现自己的孩子见不得别人好,有的小朋友考试考的好,学习不好的孩子还故意让其他一些小朋友不要和那个学习好的孩子玩,这样长久下去,孩子心胸狭隘的性格就已经形成了。

在现在的社会上,有很多成年人就是这样的人,见不得别人好:你干好了遭人嫉妒,你做的差,让别人看不起,你开放点吧,人家说你骚,保守了,人家说你装,你待人好,人家说你傻,精明一点,人家说你奸,热情了,人家说你浪,冷淡了,人家说你傲,你就是再好也有人挑你的刺。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到,这就是这个人从小就形成人心胸狭隘的性格,长大以后自然而然也就是这样了。
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心胸狭隘的倾向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及时的进行教导,不然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长大以后也成了心胸狭隘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做不好事,做不好人。

孩子心胸狭隘就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极端的自我和自私,妒忌强人、斤斤计较、报复心强等等,他们的世界里只能有他们自己,如果有别人比自己强的话,长大后就会感觉自己成了别人的陪衬,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就烦躁不安、心神不定等等。这种性格很是可怕的。

愤能积恶,必须忍之;心能造恶,必须净之;口能招祸,必须慎之。见人善事,必须赞之;见人恶事,必须掩之。邻有灾难,必须救之;见人打门,即须谏之;意欲去处,即须番之;见人不是,即须教之;非是时流,即须避之。罗网之鸟,悔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人生误计,恨不三思;祸将及己,恨不忍之。
是说心胸狭隘的人很容易对不顺心的事产生愤恨的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积累恶果,所以必须忍之;愤恨的情绪挤压在心中,就会和人发生冲突,这就是恶的表现,所以一定要清除这种情绪;常言到祸出口中,所以要谨言慎行。看见别人做了好事,一定不能产生妒忌之心,一定要从内心里赞扬;见到别人不好的事,也不要大肆宣扬,一定要帮着隐藏。邻家有了灾难,一定要出手相救;听见有人敲门,得赶紧纠正他的行为;等他想走的时候,赶紧找人轮流更替;看见他做的不对,立马教育他改正;觉得有是非传来,赶紧躲避。被网罩住的鸟,悔恨自己飞不高;吞了钓钩的鱼,悔恨自己没有忍住饥饿;人生错误的计策,就是悔恨自己遇事没有多次认真的思考;等到灾祸来到自己的头上,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忍住已经很晚了。

三国时期的曹操虽是一名政治奇才,但是也免不了心胸狭隘的弱点。他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也因心胸狭隘,而葬送了他手下一些杰出的人才。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他与杨修的故事了。
杨修为人恃才傲物,屡屡遭受曹操的嫉妒。有一次曹操建了一座花园,曹操看过之后不置可否,只取笔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说道:门字里面填一个‘活’字,就是一个‘阔’字,丞相是嫌大门建造得太阔了”。于是工匠重新修建了大门,又请曹操来看。曹操看过之后大喜,问道:是谁知道我的心意?”左右人说是杨修,曹操称赞了杨修的聪明,但是心里却很嫉妒。

又有一次,塞北有人送来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把盒子放在案上。杨修看见了,就拿勺子和大家把酥分食了。曹操问他原因,杨修说道:盒子上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敢违抗丞相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起来,但是心里已经很讨厌杨修了。

曹操惟恐别人会趁自己睡觉的时候加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道:我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大家不要靠近。”一天白天,曹操在帐中睡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个侍卫过来帮曹操把被子盖好。曹操跳起来,拔剑杀了侍卫,又上床继续睡觉。醒来之后,曹操故意惊问道:是谁杀了侍卫?”左右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侍卫。从此大家都相信曹操会在梦中杀人。但只有杨修知道曹操的真实用意,在埋葬侍卫时叹息道:丞相不在梦中,你才是在梦中呢!”曹操知道了越发厌恶杨修。

后来杨修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曹植争夺王位的继承权,这越发引起曹操的不满,已经有杀死杨修的心意了。
一次,曹操在与刘备征战的时候处于下风,兵退斜谷,进退不能,犹豫不决,恰好厨师端上鸡汤来,曹操看见汤中有鸡肋,不禁有感于怀。正在沉吟之时,夏侯惇进帐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口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便传令官兵,以鸡肋”为号。杨修闻号令是鸡肋”,就教随行的士兵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告诉夏侯惇,夏侯惇大惊,问杨修为什么要收拾行装。杨修道:通过今晚的口令,就知道魏王不几天就要退兵了。鸡肋这个东西,吃起来没什么肉,丢了又可惜。现在我们进攻不能取胜,退兵又怕被人笑话。在这里没什么好处,不如及早回去。来日魏王必定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道:你真是了解魏王的心意啊!”于是寨里大小将士,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睡不着觉,就手提钢斧悄悄在营中巡视,只见将士们都在收拾行装,赶紧叫夏侯惇来问其缘故,夏侯惇便说主簿杨修知道大王想退兵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询问,杨修把鸡肋的意思告诉曹操,曹操大怒道:你怎敢胡言,乱我军心!”就命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示众了。
杨修的才能,引起了曹操的嫉妒,终于被曹操找个机会杀了,但是曹操有一次和蔡文姬谈到杨修之死的时候,说他自己这样一个爱才如命之人竟然由于嫉妒杨修之才,使得杨修成了他的刀下冤魂,感到很遗憾也很惋惜。

但是历史上也有的人开始心胸狭隘,后来被别人的宽宏大量感动的事例: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居功自傲,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的门客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依你们看来,是廉将军厉害呢,还是秦王厉害呢?”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蔺相如说:对了,秦王这样威焰万丈,我却在朝堂上斥责他,侮辱他的臣子们,难道我就单独害怕一个廉将军吗?不过我想,强暴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正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啊,如果两个老虎相搏斗起来,那情势发展下去,一定不能一起生存,这正合秦国的心意,我对廉将军一再退让,正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抛在脑后啊!”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

门客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己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蔺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首先,父母必须优化自己的性格,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影响。在孩子面前最好不要议论别人的是非,更不要将自己对某事物的偏见传达给孩子,以免孩子受偏见的影响;同时,还要宽容对待孩子的朋友。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常走出去,和一些性格开朗的小伙伴交住,也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游戏。在交往和游戏中让孩子学会主动体谅别人,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再者,要教育孩子把眼光放的长远些,让他们明白,一时得失算不了什么;鼓励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小圈子里走出来,只要有利于集体和社会的事都要学着接受。
最后,父母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为别人考虑的习惯。让孩子置于对方的位置,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以此来检讨自己的行为,摆脱内心狭隘的想法,善待别人。要让孩子意识到不会体谅别人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体该。如果养成蛮横、自私、斤斤计较的坏习惯,就会被朋友疏远,走入社会也难以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