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的问题很难过,很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感受,那份辛苦和不容易。
这位妈妈既然能来到这里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可见这个妈妈还是爱着孩子,希望有办法可以解决。
不管过往如何,孩子目前的情况已是既定事实,那么就要面对这个事实去做一些可以改善孩子成长和家庭各种变化的事情:
首先,接受现实,从心里接纳这个孩子本来的样子,他就是一个有一定缺陷的需要人特别付出照顾的孩子,而且是一场持久战。但同时也坚信,这个孩子一定会有成长会有进步的,永不放弃他是一个宝贵的孩子的信念。
其次,做好家庭可能有各种变化的心里和物质准备,如果配偶的疏远、双方父母的不支持,因为康复而带来的经济压力,都可能会消磨你的意志。纵使外部环境的负面变化,也不能动摇你爱孩子的心。
再次,不要过度依赖外部康复机构,外面很多康复机构鱼龙混杂,只把孩子当成一个残废的机器去粗暴修理,很少能用爱和科学去修复孩子。孩子的康复长远来看,还是在于家庭,取决于父母。所以,父母需要去系统地学习理论和实践,带领孩子有效康复。
最后,摆在眼前很棘手的问题是经济。孩子的康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可能会影响到父母的工作进而影响收入,而且长期的康复确实也是不小的开支。因此,在劳动力的分配上都是需要考虑,如何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
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爱护的,你们对孩子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和回报的。
对于你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你女儿虽然智障,但幸好会走路,这还好。我建议你带女儿去医院做康复治疗吧,这条路会很漫长很辛苦。看看医院的治疗方案,自己在家里也要给她做康复,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就算收效甚微,但总比不尝试去改变的要好。
我家宝宝去年做运动康复治疗,今年在做语言训练治疗,全是我自己去跑医院说实话的,很累很辛苦很心酸。我每次都是跟自己说,为了孩子,受点苦算什么,只要他以后会更好,我也无愧于心了。
先自己教,到6岁可以去特殊学校,我孩子就是这样。三级智力障碍。可以字理,现在她奶奶天天陪读,我们家长就上班,下班就自己带孩子,感觉在那里上学孩子挺开心的,在普通学校她自己比较自卑。在那里挺好的,加油吧,别放弃
###三岁起是最佳康复时间,只要有耐心,她会给你惊喜,要有信心!我老姑小时候一岁吧得脑炎差点死了,她现在六十岁了,那个年代没有钱医疗技术也差,奄奄一息都扔出去了,又舍不得抱回来,经人介绍一个中医给救过来的,但医生说命保住但以后就是智障。但是我奶我爷还有我爸他们兄姐几个就是不放弃,一点点的教,上班结婚生子。但是遇到事,不像正常人那么成熟考虑周全,欠缺是有的,但正常生活不用人操心
家庭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太累了好累呀,我女孩17岁了智障的,生活不能自理,什么都要我侍候,我一点自由都没有了,没有一天开心过,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太累了感觉活在这世上是在受折磨,当我们老了,不知道她怎么办,唉!
###怎么办?
有啥犯愁的?生活还的继续。
智障不是脑瘫,脑瘫儿多智商很高,不影响学习。智障,这孩子就废了。唯有再生一个正常的,将来才能养老,还能在你们夫妻去逝后照顾智障姐姐。
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时代,第一胎是智障的,国家都让生二胎呢。遇上家里有残疾孩子重新生健康的是最现实的补救措施。不生二胎,这智障孩几十年后父母靠她照顾?父母不在她又靠谁?丈夫毕竟不可靠,还未必保证一定能嫁出去。到时候没有监护人直接推给国家,放心?
至于大女儿,不要上特殊学校,没啥效果。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弱智学校拆迁在我的小学借教室上课过,我太知道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效果了,没卵用。智障怎么教也还是智障,在特殊学校真心改变不了不少还不能就近上学接送不方便,费用还高浪费钱,尤其容易让人嘲笑孩子是傻子”令父母脸上无光。上学的话就弄到普通学校放养到初中毕业就行了,给老师送点礼顺说好话吧。幼儿园和小学不收不在乎是嫌弃麻烦,沟通沟通没问题。我儿子上幼儿园班里就有个智障女孩子七岁了还上幼儿园呢,孩子家长是中学老师,啥不懂啊?人家也是说坚决不上特殊学校,必须要二胎。幼儿园不要,当时这家长也是给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送礼让照顾,还不是收了孩子?
有剩男没剩女,智障女孩谈不上抢手想嫁出去也不难的。见过娶智障女孩的,过的都挺好,生的孩子也正常。将来孩子大了让她早嫁出去你就解脱了。
###儿童弱智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一个极其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看到题主的问题,我们都对这个孩子充满了牵挂和担忧。认真考虑过后我个人认为,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首先,家庭尽可能地给孩子一些学前教育
可以想象到,平时养育一个智障儿童,家长的心情是怎样的沉重,压力有多么巨大,需要承受多少异样阳光。即便如此,也要打起精神,尽可能地增加对弱智孩子的教育,而不是破罐子破摔,这样更不利于孩子以后的自立。希望父母接受现实,勇于承担压力,开始着手去做。即使过程中充满沮丧和挫折,也要不气馁,坚持给孩子一些教育,激发和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增强孩子的体魄,多和孩子做游戏,多带孩子走一走。现在孩子4岁了还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可能父母在平时地生活中没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不抛弃,不放弃。
其次,联系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
作为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生活出路问题,最大的希望就是使他们能和健全人一样学习和生活,将来能够自立。弱智儿童虽然在智力发展等方面有欠缺,但同样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有一些学校会有特殊教育课程。通过特殊教育,孩子可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减轻家庭负担。将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将比一般的学校更适合孩子的身心学习。
最后,教育弱智儿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任务,父母可以通过向社区居委会、妇联、残联、慈善总会、民政局联系,寻求帮助,获得一些社会帮扶。通过家校社共同努力帮助弱智的孩子去教育孩子。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公益项目获得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服务支持。
###其实挺心疼你的遭遇的。我家门口就有一个唐氏儿童。他也一样不会说话,生活部分可以自理,现在应该也有五六岁了。每天跟着他妈妈跑,他妈妈走哪儿带哪儿,家里的其他成员都不喜欢这个孩子。
什么事情不搁到自己身上,永远无法体会。我也不清楚像这类孩子他们是不是可以慢慢学会自己能不能照顾到自己的生活。但是自己的孩子无论怎样都不能抛弃。
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