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书呈现出来的应该是一个世界,父母给孩子读故事书的过程,就是把孩子带入这个世界的过程。
既然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应该是有颜色的,有温度的,有感知的,有朝气的,是一个蓬勃向上的世界。
但故事中的世界,往往是一个虚构体,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乐园。孩子要通过故事中描述的事情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
父母如何进行亲子共读?
这是一个任何一段时期都更加注重教育的时代,不管什么收入层次,对教育的重视都在提升,因此,早期教育,学龄前教育,阅读习惯培养,语言,数学,艺术各项启蒙,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进行。
我有一位朋友,前几日感慨:我儿子才两岁半,但是他拥有的书比我小学初中所有的读物加起来都要多。”这是许许多多家庭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有许多父母开始头疼了,买书虽然容易,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这些书真正起到作用呢?其中亲子阅读是低幼儿童最主要的方式,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呢?
我根据自身的亲子阅读经验,和大家分享以下三个方面:
1. 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分别适合什么读物?
2. 如何用孩子喜爱的方式进行丰富高效的共读?
3. 亲子共读有哪些常见误区以及注意事项?
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分别适合什么读物?
当我们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我们主要考虑孩子的视觉发育情况和理解力等阶段特性,视觉刺激和阅读滋养是一项从出生就可以开始进行的亲子活动。
一般来说,0-3个月的宝宝对黑白,轮廓分明的近距离物体比较敏感,3-6个月逐渐发展出色彩视觉能力,6个月以上开始慢慢发展出自我探索和理解力的增进。因此,我们可以给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选购以下读物:
0-3月:黑白视觉卡,要比较大的,轮廓分明
给孩子念故事书,是亲子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孩子的个人成长有诸多利好。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在家适度增加阅读这个活动。我来推荐个实操性强的小方法:边玩边阅读。
对于月龄小的孩子,可以给孩子买几本布书,让孩子边玩边看。
对于1-2岁的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指读,指的过程中,手指可以套个指偶。
对于2-3岁的孩子,可以在指读的过程中,让孩子在绘本中找颜色、找图形、找图案。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指读故事的同时,让孩子找找家里有没有故事中的形象,如故事中有鞋子,就可以让孩子说说,故事里的鞋子和家里哪个人的鞋子比较像,如故事中有太阳,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说说,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像太阳一样会发光。
总之,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发散性游戏阅读,玩的同时,引导孩孩子愉快的获取知识。
给孩子念故事是很快乐的亲子时光,那我们该如何给孩子念故事呢?
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买了很多故事书和绘本。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给孩子啊念故事才能让孩子爱上读故事,且更有意义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是怎么做的。
1.和孩子约定好每天故事的时间
比如约定好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十五分钟故事,那么到时间了孩子再缠着你读故事时你可以很好的回绝。比如,你们约定每晚读3个故事,那么就要按约定的事项来做。
2、让孩子自己选故事
每次故事可以让孩子来挑选,如果孩子小,那就让孩子挑选绘本故事你们一起读,如果孩子已经上大班或者大班以上了,可以让他挑个故事你们一起读。
3、角色扮演
读故事时可以分角色扮演,比如你可以扮演妈妈,孩子就来扮演故事里的孩子。这样故事读起来即有趣,还更贴切。
给孩子读故事是一个长久的事情,爸妈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坚持每天读故事,对增加孩子的见识和孩子阅读能力非常有帮助哦!
相信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一定很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给孩子读故事呢?可能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一些不同的阅读技巧,但总体而言,我觉得给孩子读故事应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爱”永远是第一位
1:首先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书。家长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事物比较熟悉的事物开始,这样会更能引起孩子对故事书的兴趣。
时间:选择时间很重要,最好是孩子和父母都空闲的时候,这样可以集中精力,不会被打断。我一般会选择午睡和晚睡前,甚至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物钟。
空间:不论大小,一定要安静舒适。
方式:语速放慢,吐字清晰,富有感情的把孩子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去。
讲完故事后可以挑选故事中的情节询问孩子,让她讲讲自己的感悟。而不仅仅是把故事读完就结束哦[耶]
空间:一定要安静舒适。
方式:语速放慢,吐字清晰,性情温和的沟通。
事后可以挑选故事中的情节提问,让他讲讲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