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把几岁的孩子送多种培训班,有利还是有弊关键还是要看家长的心态。
大多数情况下,家长花钱花时间送孩子上多种培训班肯定不是送他们去交朋友打发时间的。现在的家长也是一不小心掉进这样的焦虑怪圈,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多种培训班,就怕孩子被别人落在后面。在这种功利性的心态下送孩子上培训班,而且还是多种培训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我认为是没有用的,浪费家长的精力、财力,一家老小来来回回折腾几年,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啥都没有。
我们这里有个小女孩,三岁的时候,就送去跳舞,因为大家都说女孩子跳跳舞,气质好。不追求别的,就是希望孩子长大了气质好,所以送进了舞蹈班。
刚进舞蹈班的时候,只是跟着玩而已,没有压力,孩子也就不反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慢慢的,孩子上一年级了,开始有作业要做了,又要补作文,又要学珠心算,显得特别忙,孩子最先是对跳舞有了很大的抵触情绪,然后家人顺了她的意思,不跳舞了,就这样,学了五年的舞蹈,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
现在这个女孩子已经四年级了,有空的时候,骑着一辆啪嗒啪嗒”直响的自行车,在那小区的灌木丛里钻来钻去,浑身是灰,一头短短的头发,像个假小子,走起路来和她爸爸一模一样,不知道从哪里可以看到她那跳过舞”的气质。
现在孩子学特长,已经成了一阵风,往往都是家长喜欢,其实并不是孩子喜欢。在这种状态下,孩子是不会坚持走的太远的,放弃是早晚的事。
还是等孩子稍大一点了,如果自己有了喜欢的特长,再让他报名去学吧,毕竟,这样是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家长要求着被动学习,家长不累,孩子也不累。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要不要上培训班,上哪几培训班,永远都是父母关心的问题。
在我家老大小的时候,我认为孩子的童年就应该是玩的,所以我基本没怎么给他报培训班,后来发现孩子除了学习外,没有培养出一个兴趣爱好,特别是当孩子的好朋友都有自己擅长的乐器时,孩子也有失落,甚至埋怨我小时候为什么不给他报钢琴班。
后来生了老二,我就乘孩子在幼儿园时给他尝试了好几种兴趣班,其中运动类,益智类,艺术类都有,有的他上了几个月没兴趣了就慢慢淘汰了,有的他兴趣比较大的就还在继续上。
从我的角度讲,要不要上培训班主要取决于这两点:
1. 父母的心态。父母希望培训班带给孩子什么?如果孩子每上一个培训班,父母严阵以待,严格要求孩子,那孩子就会感受到压力,反而丧失了兴趣。最后非但没有培养出孩子,反而牺牲了亲子关系,那就得不偿失了。
2.孩子的兴趣。这一点很重要。从我家老大身上我吸取了教训,并在老二身上做出了调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培训班没有特别的概念,在他们眼中上培训班就是另一种玩的方式,所以只要孩子想学,时间也安排得过来,我就带他尝试。尝试过后他真正感兴趣的就继续坚持,不感兴趣的就慢慢淘汰,我觉得这是发掘孩子天赋爱好的过程。随着孩子长大,到小学后,培训班要逐步减少,只保留他真正感兴趣的1到2个就可以。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在孩子小的时候要不要报培训班这方面,我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一下的!
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首先孩子小的时候,任何班都只是换了一种玩的方式!孩子没有压力,有压力的只是人民币和大人的时间!如果家长抱着陪孩子玩,想要孩子体验更多的玩法,那么绝对可以报班!如果家长想着,我交钱了,我一节课就要有一节课的收获,那么这样的心态就算了,免得增加自己和孩子的压力!
至于说孩子那么小,真的能学到东西吗?报班真的有用吗?我想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教育上的投资,绝不是扔出去没有用!
我是一个严重五音不全,没有一点音乐细胞的人,我儿子从13个月开始上课,有一些律动啥的,他的乐感很好!在小班的时候我们就给报了个拉丁舞,他一开始还挺喜欢的,可是过了一些日子就诉苦说自己是男生,太硬了,练基本功的时候他很痛苦[捂脸][捂脸]在中班的时候他说自己想学钢琴,我让在幼儿园里先试了两个月钢琴,看着他兴趣还不错,然后就买了一架二手钢琴,给报了一对一的钢琴课,现在大班了,他已经写了三首钢琴曲了,每天练琴一个多小时,偶尔停的时候还得家长训[我想静静]怕对眼睛不好啊,否则一定放任他多练!
孩子很多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们家长也不知道,所以得经过很多尝试才能知道的!
不过如果家里有一定的氛围,确实不需要报班!今年我有一天画了一幅画,在办公室没有涂颜色,然后就带回家涂色!那天之后,我家老二就对涂色画画有了很浓的兴趣[害羞]三岁刚过第二天的时候,她涂了一张成人版的秘密花园。那天我被孩子惊到了,从吃完早点到吃中午饭,三岁的女儿一直涂色,吃完中午饭我要带她出去玩,她说画画也是玩呢[捂脸][捂脸]
所以报班我认为其实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家里可以提供到了效果可能更好,可有些环境可能家里没法提供,那就只能去报班了。别对报班报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小,可能最后感受越好[灵光一闪]
###我认为几岁的孩子去那么多的辅导班,不是在帮孩子成才,而是在摧残孩子,成名的画家,舞蹈家,歌唱家,书法家,钢琴家………都是具有天赋和个人兴趣的前提下成名的,这二者缺一不可,个人认为在学好主课的情况下,选一门孩子喜欢的科目学一学,不求成名人,只为陶冶生活情趣,不为成家,只为生活快乐,这样选择更现实。这也学,那也学,钱没少花,孩子也累得够呛,到头来,都是学了个皮毛,我家邻居小孩功课学得不错,兴趣班学了个小提琴,功课之余拉一首动听的歌曲,邻居听了看了也很是惬意,没有兴趣就没有成才,兴趣可以培养,天才可以后天塑造,但骨子里的东西是天生的,后天塑造是相对而言,而不是绝对而言。希望给孩子报辅导班,要抓住主题,不要心血来潮,主次不分,兴趣浓厚的专业,要深挖掘,下功夫,没有兴趣的专业就不要选择,孩子的辅导班,要看孩子的兴趣,不要看父母的兴趣。谨以此言献给想要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参考。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兴趣班不是一点用也没有,毕竟存在即合理,不过家长要怎么对待这个事情,就需要智慧,现在有很多班都有体验课,让孩子体验一下,然后回来看看他能否坚持。
我的孩子有一次拼图做的不错,于是我就让她去体验了乐高,做的也不错,之后我就给她买了拼图和乐高的玩具,目前做的还不错,可以自己搭梯子,然后发现有梯子,没有门,就又自己装了门,有设计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再过一阵可以坚持,就可以报个课,毕竟孩子喜欢又能坚持,这就是价值。
2 一个人如果没有解决心”的问题,单纯的解决术”没有任何意义。
要想通过兴趣班让孩子怎么怎么样,这件事是不靠谱的,任何事情都有背后的动因,钢琴弹的再好,如果孩子不喜欢,同样坚持不久,为什么做永远比怎么做更重要,希望对你有帮助[握手]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普遍存在一种焦虑现象:看到别人的小孩进了各种培训班,自己的孩子不去,面子上过不去,这是攀比心理在作怪;看到机构的宣传和熟人朋友的介绍,大势吹嘘孩子早期开发的好处,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去,会不会输在起跑线?
早期培训没有好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不要参加各种知识性的培训班或补习班。学前儿童的心智还处于发育期,不健全。这时期孩子对学习知识是处于被动接受,不能思考,更不懂很多知识的含义。过多的灌输,会让孩子的大脑变成电脑储存的硬盘,让孩子的大脑呆滞。虽然有些培训班教了学生拼音,对刚进入小学有点好处,其实,到了二三年级就没有优势了。早期应该是智力开发,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才有好处。
第二,对于各种兴趣班,可让孩子去玩玩,不要当成特长来培养。对这些班,一是看孩子有不有意愿,家长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根据同事的介绍,硬要自己的孩子参加,孩子从内心没有这个兴趣,他是会反感。二是要根据孩子的天赋或兴趣,每个人的智力结构是不相同的,别人的孩子对钢琴感兴趣,不等于你的孩子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强加给孩子的兴趣,会给孩子增加精神负担。三是对这些班,报几节,让孩子玩玩,有兴趣,再接着学,没有兴趣拉倒。
第三,孩子身体骨骼处于发育期,对体育中的跆拳道、武术等科目,对舞蹈中的拉丁舞等,要防止受伤。即使要学,也要等孩子稍大点后再学。
第四,几岁的孩子,特别是学前的孩子,最好还是让他玩。家长有时间,多陪陪他,陪他玩游戏,陪他耍玩具,陪他到野外,到大自然中去,了解自然现象。在玩中培养他的好奇心,培养他的生活习惯、安全常识。
注意,会玩,玩得好的孩子才会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