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怎样判断婴幼儿听力是否正常?

在语言发育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如果孩子5 个月大还不会咕咕发音,或者8 个月大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咿呀发声,有可能意味着他的听力有一些问题。带他去医院,大夫将对他进行听力测评。

新妈妈应该知道的是,没有听的输入孩子永远学不会说。但可以发出些咕咕声,多和他做一些发声游戏,比如,当他咿呀学语时迅速模仿他,这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令他继续尝试发声。

宝宝的发声是不是在说话呢?

  1,婴儿语言发育处于说话萌芽阶段,开始咿呀学语。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发出的音调也常变换,听起来更接近正式说话,只是这种发音还没有意义。这阶段发出的音近似词增多,而且开始能模仿发音。

  2,通常认为,小孩开始说话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英文infant(婴儿)一词就来自拉丁语,意思是不能说话”。当婴儿生长到12个月左右会发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所以在一岁之前婴儿的声带只是用来哭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3,许多妈妈能分辨出婴儿的哭是因为饿还是因为疼痛,但咿咿呀呀的声音却很少有人能够明白,这到底是不是婴儿在说话呢?德国发展心理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4,科学家对出生3~5天到1年的婴儿进行研究,把他们哭泣和咿呀的声音录制下来进行分析,声音录制共分6次,分别是刚出生、出生后3~5天、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共有25名婴儿参加了这项有趣的实验。

  5,结果发现,随着婴儿的生长,哭声和咿呀声的频率会产生变化,在旋律上,婴儿饥饿时发出的哭声在中间的时候最尖锐,而疼痛时发出的哭声在一开始时最尖锐。相对而言,婴儿所有的咿呀声都差不多,却与言语的韵律非常相似。

  6,通过科学性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哭泣和咿呀声有着很多的不同。在声调上,哭声越来越高,而咿呀声则越来越低。在婴儿 9个月的时候,其咿呀声的频率和旋律出现女性分娩时所发出声音的特点。因此婴儿的哭泣可以被直接当做成年人的哭泣来理解。但咿呀声却有着语言的含义,这说明婴儿用同样的发声器官支配着两种不同的沟通系统。

  7,也就是说,咿呀声不只是无意义、无意识的声音,婴儿不光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许还会通过咿呀声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在将来的某天,妈妈们能通过婴儿咿呀翻译器直接听到宝宝跟她们说话了。


初为人母每个妈妈都是欣嘉的,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自己宝宝是健康的, 可是尽管现在产检手段相当先进,但是依然有一些先天性病无法检测出来。听力是否健康便是这其中之一,如何判断婴幼儿听力是否正常,便成为了每个父母特别关心的事情?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对声音有反应呢?

4个月的胎儿就有了听觉。6个月时胎儿的听力几乎和成人相等。外界的声音都可以传到子宫里。但胎儿对500~1500赫兹的声音感觉比较舒服,喜欢听节奏平缓、流畅、柔和的音乐,讨厌强快节奏的迪斯科”,更害怕各种能致命的噪音。

8个月的时候,小宝宝就已经基本能分清各种声音,甚至能听清爸爸妈妈在说话。

如何辨别宝宝听力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