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找柠檬咨询:
她的小孩学习很认真,从小喜爱看书,小学阶段成绩也一直不错,但现在到了初中,就发现偏科严重,像生物、地理这样的学科学起来尤其困难。为此,他们也花了心思,让孩子补课,但效果不大,孩子也学得累。现在他们很焦虑,担心这样的学习状态会影响到之后的中考。
后来柠檬跟妈妈和孩子都聊了一下,发现了问题所在:
虽然孩子从小喜欢看书阅读,阅读量也很大,但是她基本只看那些文学类的作品,小时候多是看童话故事,稍微大了也多是看小说之类的。
可能家长们就会问了:这有什么问题吗?喜欢看书不是很好吗?
其实爱看书是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阅读过于单一,只看文学类的作品,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弊端,甚至让孩子产生学习障碍。
家长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因此会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通常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孩子只要喜欢看书,就是好的。看什么内容,就是孩子的自由。
而只阅读文学类的作品,可能会带来一下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职场人上班打卡,每天什么时间必须干什么事,一定要准时地完成阅读内容,尤其是孩子对阅读还不是太感兴趣,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时候,这样做是扼杀了他的阅读兴趣,不然,即使孩子端着本书,一本正经地在看,却没有读进脑子里,有什么用呢?所以,一定要真正地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前些日子,我们带孩子出去玩,到家已经是深夜12:30了,我们又困又累,二宝早已经在我怀里睡着了,大宝却拿起了书,看了起来,我催他快点睡觉,第二天还要上课,他说等他看完这一章,老公示意我不要催孩子了,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必须读书,好像只有读了书,才能睡着似的。
我培养老大的阅读习惯从他一岁左右就开始了,我从来没有刻意地要求他每天什么时间必须读什么书,只是有意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让他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知道书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上小学,上小学之后,学校会要求孩子每个学期阅读制定的书目,有些孩子到一学期结束,书都没有翻一下,我家老大基本上要读二到三遍,因为白天要上课,时间比较紧,所以阅读时间就调整到了每晚睡前。
不知道题主的孩子多大了,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千万不要强硬要求孩子,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他购买一些图书,然后和他一起读,一开始不要要求太高,每天必须什么时间读多少页,这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失去读书的乐趣。
在最初阅读习惯的养成阶段,父母的陪伴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孩子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不理解的地方,父母要多给孩子讲解,也可以就书中的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总之,读书绝不是一板一眼的事情,不必那么严肃,就当是和孩子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觉得父母主要是把孩子读书的兴趣培养起来,硬性要求孩子读书,效果肯定是没有他自己选择读书好,毕竟人进步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在动力,孩子开始只要找到阅读的兴趣,后面引用,学习,建立自己的写作风格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首先,对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这个想法肯定是对方。但至于你上述所说的方法,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1、养成阅读习惯是关键
我们家的孩子从她几个月开始,每晚我都给她读睡前故事。这个习惯基本上持续到她上小学。她经常是在我的读书声中睡着的。
记得她小时候每次生病睡不着,我就会一直给她念书,直到她睡着为止。
这培养了她爱读书的好习惯。尽管现在学业繁忙,但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和晚上临睡前,她还是习惯性地会看会儿书。
所以,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关键。当然,这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陪伴。每晚睡前故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可以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又能促进亲子关系。
等孩子养成了爱读书,每日必看书的习惯之后,可以让孩子开始自己做主选择喜欢看的书籍。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这个方法很不错!
每天要求孩子在家读书,书目不限、时间不限,只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相信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想法。然而,方法看上去并没有多大错处,就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了。
要求孩子在家读书的父母,肯定是有意识要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特别是上了小学以后,学校老师也会有这个要求,然而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才来谈孩子看书的习惯培养,确实没有时间上的优越了。因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最好从3、4岁开始。
我觉得不错呀,你是一个很开明的家长,书目不限,很多家长总是让孩子读认为有用的书,殊不知,培养读书兴趣恰恰是从无用的书开始。
记得我小时侯,父亲借了一本《济公游记》,我当时总会偷着看,里面神仙妖怪与济公的各种斗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里面描写精彩的画面,后来又看了《神雕侠侶》,我发现书里的世界可以这么有趣,
可惜,当初网络没有这样发达,现在我们想看书有读书软件,想买什么书,淘宝一搜一付款就送到手中。我现在后悔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总是沒时间看书。
但是,你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方法,你做对了吗?
不是你把孩子一个人关到屋里就能培养出阅读习惯,要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大人让孩子看书,首先自己就要有兴趣读书,你有吗?每天空瑕时自然而然拿起一本书,读得认真,专注,津津有味,时不时将里面有趣的念给孩子听,孩子才会逐渐对书产生兴趣。
这个道理可以从大人看手机,孩子看手机的事情证明。现在的人人手一部手机,孩孑从记事起看到的是父母专注的看手机,孩子也学会看手机,我们假想假如每位父母手中拿的是一本书,孩孑会怎样?结果会怎样?
不限时间的看书,看似给了好多自由,但我做为一个爱书人,长时间读书,也有读不下去的时候,读书也会累。更别说还沒有培养出对书有兴趣的孩子,你把他关在屋里对着书,只能是枯燥无味。
读书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人强制,强迫。越强迫越反抗,事得其反。
培养阅读习惯没有错,以身作则,从你做起。
逛到图书馆或者书店附近的时候,就开始满足她的雪糕要求,然后,我也要她满足我去图书馆借书或者书店看书卖书的要求。
三年级,我女儿就成了图书馆常客了,也不用带了,自己去借书看。漫画比较多,但也有三国和西游记这样的漫画哦。借什么书都不限制。反正不用我操心就OK了。
学习成绩?现在五年级了,还从来没看过她考了多少分数呢。
五年级开始配备手机了。每天都要她玩游戏。我的世界里她每天要建花园,建房子和打造自己的房间,空中交通轨道,你不让你的孩子不玩游戏?都不知道她能创造什么样的世界出来。
未来你们的孩子都比你强,8090后的父母就别为2030后的年轻人傻操心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心智?完全不是你们所想的。我家娃从小看书,独立阅读为主,即使三岁开始看书时也更喜欢自己看,我们家就娃看书,两大人玩手机,为了让娃有阅读习惯我也是煞费苦心,小时候常带着去图书馆,生活中教识字,亲子阅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独立阅读,上小学就完全独立阅读,我主要负责买书,啥书都有,由于家庭氛围不好娃经常就不看书了或者没时间看,每每这时我就想办法,比如文字书不喜欢了就买经典的日韩漫画书,给孩子办了图书馆的借书卡,图书馆不爱去了,又办了张书店的卡,可以去要杯饮料看上半天。有空了我会让娃说书,娃立刻扮演一部说书的机器,罗列一些书让我挑选,只要我听娃能一直说,当然得付费的……娃看啥书我是不干涉的,管不了,不过娃还是看文字书为主,现在我给娃买书时多以经典的书籍为主,看啥就是娃自己的事了。至于时间当然得控制,不能耽误休息……我让娃看书主要是我喜欢家里安静的感觉,娃从小特别的闹腾,夫妻关系也不好……希望娃过的充实些,如果娃有别的事情做,不看书也挺好……
您好,我是溪的欢歌。多年一线语文老师,你的观点真的错了,理由如下:
首先,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书对孩子有害,有些书不适合孩子这个年龄读。
所以孩子的书必须精挑细选,有益身心前提下,选适合孩子年龄的,孩子喜爱的书。
比如:小学一年级孩子阅读绘本,二三年级可读童话,寓言故事等等,等到小学四五年级,就读名著了。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的初衷是正确的。要求孩子每天看书,不限书目,时间,方法可以更优化一些。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可以优化三个方面:
1.全家创造图书氛围。
我家小孩,以前临睡前,总是爱吵闹,准以入睡,让家长头疼。后来用了一个育儿师的方法,就是关灯关窗帘,全家人跟着睡,营造一个睡眠环境,小孩很快就睡了。
孩子不按时睡觉,原来不仅是孩子的原因,还有家长的配合,以及环境的因素。
那么,想让孩子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同样如此,家长不能只提要求,以为当个甩手掌柜,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也是不行的。
在营造阅读环境上,可以给孩子一个阅读角,规定全家亲子阅读时间,家里不要有太多干扰摆设,比如电脑,电视机,手机等。
孩子的自控力比来就弱,有家长的陪伴,他更容易阅读。
2.让孩子尝到阅读的乐趣,让内驱力伴他阅读。
在生活中,孩子遇上什么问题?家长都可以引导孩子,去书中寻找答案,培养他阅读习惯。
让读书变得有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心得,比赛谁复述演讲的更好?陪孩子去做书中的事,让读书变得立体生动。
当书本象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孩子的世界,这份好奇心会驱使孩子,通过阅读,看到更美妙的风景。孩子只有从内在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他才能用内驱力,让自己读书变得自律。
3.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给小孩借了本经典绘本故事《小王子》,告诉他很好看,可他就是不爱看,偏偏让我给他看奥特曼的书。
以前我会觉得,孩子有点恼火。现在我认为,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先建立起阅读习惯再说。想想我们要是读不喜欢的书,也会觉得枯燥无味,就算硬着头皮看完,也破坏了对阅读的体验,让人一想到读书就头疼,这才是得不偿失。
更何况,家长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引导孩子,喜欢上你推荐的书。重要的是,不用太焦虑孩子当下的选择。
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是需要花费时间,多想些办法,孩子才会更喜欢阅读。
我是轩妈,和你分享和孩子的财商启蒙,记录和小轩的财商感梧,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