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四岁男孩,每天都是绘本阅读、英语阅读、数学游戏,很少出门玩,对孩子是不是太狠了?

爱阅读的孩子不苦,不阅读的孩子才会娱乐至终。很恭喜这个家长有一个如此热爱阅读的孩子。

权游马丁老爷子说,阅读者在其有生之年可以体验一千种生活,而那些不读书的人,只能体验一种。

阅读力的培养,阅读绝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其实是终身受益的学习力的培养。未来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时代,所有我们家长现在认为的行业未来都有可能被完全替代和颠覆,那未来的孩子需要具备什么能力?那就是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创造力,这两个能力怎么获取?就是靠幼时丰富的书绘本来让孩子养成终身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

看到那些自诩我的孩子什么都不学,就让他玩好了,我真的很想问一下,你自诩的快乐童年真的是这样吗?未来不是我们想象的未来,请不要用你狭隘的眼光去束缚孩子。

单纯从书本学习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学霸的背后无外乎都是广泛的阅读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什么时候最容易养成这个习惯?0-6岁,蒙台梭利讲孩子有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逻辑敏感期等等都是在0-6岁,或许后面大一点也可以养成,但可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回到题目上来,这位家长,唯一要改的一点就是可以每天增加一些大运动1-2个小时足够了,比如平衡车,户外户内玩球,各种球,请一定坚持孩子的阅读习惯,被书影响的孩子未来可期。[心]


来说说我这个三岁孩子宝妈的经历及看法吧。

我家也是男孩,今年三岁多点,首先男孩子和女孩子各方面肯定是不一样的,以至于我家每天都像一个战场一样,累到崩溃[捂脸]从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就买绘本给他读,我婆婆都说我像个傻子一样,神神叨叨的,可我还是一直给他读,所以已经数不清买了多少书啦,我家阳哥是今年9月份入幼儿园的,而他现在每晚睡觉前,他会主动要求看书,这个习惯也是从来没有间断过。还有就是关于绘本书的选择上,一开始一定要让宝宝自己选择他所感兴趣的,这样长久而言,更方便以后对于习惯的深入。我个人的想法一直是不能让孩子感觉看书学习是一种压力,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如果现在都无法快乐起来,那什么才叫童年呢?

相比在父母的每天无时无刻念叨之下,孩子的想法可能早已被扼杀,有时候可以多听听孩子对于我们的想法。一个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成就固然重要,但请别忘了,他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对于成绩,我也更希望我的孩子对于生活技能这一块能够掌握。阳哥从他6个多月开始,我和爸爸就带他出门旅游,不管是去哪,只要在外面,多带他感受新鲜的事物,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上个月刚带他去了他最想去的中华恐龙园,看到他小小的脸上惊讶的表情,我明白,这是在书上看多少遍都无法感受到的,我和爸爸有一个观点特别统一,就是说的再多,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一下。前三天又刚刚带他出去坐高铁玩了一圈,坐车的流程他就像个大人一样,我这次不知道这个新高铁站是刷身份证进站,取了半天也没取出来票[捂脸]他竟然说我,你真是笨死啦,是不是刷身份证妈妈,哇,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啦(当妈以后,脑子有时候短路),坐电梯进站,每次坐电梯,他总会提醒我,妈妈不要踩黄色的线呀,因为黄色的线比较危险,我真的是经常被他暖到。每次坐高铁,他在车上从来不会安安静静坐在那,每次都是跑来跑去,所以这几次坐车又教会了他一项,让他知道怎么看车厢,记住自己爸爸妈妈所在的几号车厢,如果再有不懂得就问列车员,果然,这次自己知道啦,自己跑啦回来,这样会省心比较多啦(他平时也知道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我想说,我的孩子可能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但我知道他的生活方面技能还是不错的,而平时他也总能给到我惊喜,现在他认识50个字左右吧,十几个英语单词,学习英语纯属是我们俩在玩游戏中学到的,还有就是数字也都认识,三字经也能背下来一大半吧,对于这些我就已经很知足,我也始终坚信,在以后的日子,他也会给他自己更多美好的惊喜[耶][耶]

###

四岁男孩,读了2000多本绘本,做了5000多道各种智力题,认识700多个汉字,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每天一早去上幼儿园,放学之后就是各种玩,性格急躁就扔到孩子堆里练,一直练到8点半,回来复习3个字,新学3个字,9点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然后学习各种全脑思维游戏和四五快读 ,9点半开始读绘本,10点半睡觉。

打算5岁开始加上英语,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

###

您好,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育儿,很高兴为您解答。

四岁男孩,每天都是绘本阅读、英语阅读、数学游戏,很少出门玩。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家也是4岁,男孩。

绘本从几个月开始亲子阅读到现在,已经几个书柜了,每天坚持睡前2本。

英语每周两节课,偶尔打卡阅读。

主持人每周一节课,偶尔打卡练习。

识字和数学每周不固定一两次,断断续续也认识了不少。

每周不固定听声律启蒙,古诗词,英语,边玩边听磨耳朵。

一直都在学,但是幼儿园回家还是基本以玩为主。

在玩中学习,然后主要培养兴趣,不强求每天必须掌握多少。

一个是我懒,做不来每天跟进。

第二个,始终觉得现在以培养兴趣为主,逐渐掌握一些东西,而不是填鸭式学习。

还这么小,感觉不要让小孩有学习的压力,对学习厌弃,就得不偿失了。

###

家中小朋友也4岁,周末睡了个懒觉,一上午我都在洗衣服刷鞋子洗书包,娃就听着喜马拉雅里的中文绘本故事,自己玩积木,画画,剪纸拼画(基本上,益智玩具、绘画和手工工具没有不舍得买的)然后自己收拾自己搞乱的房间;

中午非要去商场玩,距离有点远儿,就带娃去超市买了个贴纸,看到是自己喜欢的爱莎公主,开心得不得了,不知道超市一直有爱莎公主的贴纸,跟我问了几遍:我唱letitgo然后就有了贴纸对吗?非要唱letitgo.然后跟着手机里的音乐边唱边跳的自己在大街上走了一遍;(冰雪奇缘电视里看第三遍时,娃爱上了letitgo那个片段,然后我找了那首歌的视频,想起来就给娃看看。基本上还不知道letitgo歌词的意思,提到冰雪奇缘基本上就用letitgo代替了。)

看到路上有环卫工人正用吊车修剪大树,我让她描述怎么给她修剪的,她说不上来我就引导,然后问她为什么要给大树修剪,她说树长得不好,我让她看看头顶的树荫说挺茂盛的,然后让她回忆前年台风到处被风吹断的大树,引导她修剪的原因。

在附近商场吃个午饭,让她自己点餐自己吃。吃玩看见商场换了个旋转木马的主题乐园,自己玩了半个小时。几个球形灯里边的灯珠做的有点儿像小区科普的静电魔幻球,她就用手摸灯球,看看有没有吸引闪电。

附近公园遛个弯,找个共享单车推着她回家,目的就让她晒晒太阳,别缺钙。

取个快递,包装用的是可以捏响的那种塑料,小朋友惊讶的喊着bubble plastic(应该是类似这个词,昨晚BBCdoyouknow里一集讲的就是这个塑料怎么做出来的,自己英文太差,娃懂我不懂。最近小朋友爱上这个节目,一遍遍的看也不厌烦,懒得陪娃的时候就电视陪,节目选择她喜欢看的,前提是在我挑的节目里选,哈哈)

然后非要找小区里小朋友一起捏塑料响,午睡时间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差不多大的,直接过去问人家要不要和她一起玩塑料,小区里的小朋友问家长可不可以跟她玩时,我在边上顺道告诉她,你要跟谁玩也要告诉妈妈。然后小区的小朋友被娃的贴纸吸引,我就把娃的贴纸拿出来给她,让她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没钱报课外班,美术买了两本詹妮弗的创意绘画,自己看完然后有空跟娃一起做做,基本上是家里有什么废品时才和娃一起做;英语两岁起电视泡英文自学的,直到她敢开口说英语了我才敢跟她讲英文;这学期放学必须和小区里小朋友玩半小时以上,主要看娃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近学着做计划表,努力让她管理自己的零食和时间;最大的问题还是学会了我大吼大叫的脾气,正在研究如何控制情绪,不是教她,是怎么控制我的暴脾气。绘本阅读是睡觉前她想和我玩的借口,数学在某天做作业时她说可以用倒数计数时,我开始担心学校是如何培养数学思维的,而对于从小到大数学成绩都在及格线徘徊的我来说,我到现在也不懂数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

狠不狠要看孩子的接受度和反应。

我有一个亲戚,孩子现在四年级,从五岁起就爱看书,每天有时间就看书,妈妈叫她出去玩,她就说:再看十分钟。”叫急了她就生气,妈妈怕她有问题,请医生看看,医生说孩子兴趣爱好不同,她愿意就随她,只是注意保护眼睛后来,六岁上妈妈给她报兴趣班,她要学舞蹈,现在就是到点就去兴趣班,其他时间看书,她自己协调得很好。

如果爸妈觉得孩子太苦,那就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表现出焦虑、吃力,那就及时调整,如果孩子乐在其中,那就由他发展。

不过,时常带孩子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红红说育儿,如果你也有育儿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一起沟通交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阅读很重要,但是不要太过,每个人都只有短短的童年,其实只要一年级上半年养成好习惯,一点都不耽误孩子的优秀。自己孩子小学以前只会写1----10,认识手口人,现在四年级了,期末考试年级第一,区里第16,从来没觉得学习辛苦。虽然学习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但至少说明他现阶段是优秀的,只是兴趣班只学了画画和古筝,比有的小朋友少了些才艺,但是我不后悔,毕竟六岁以前,孩子很快乐,过的很纯真????

###

看到这个问题我都有点喘不过气来。相比之下我的孩子好像起步太晚了。


先说下我家的情况:我的孩子快三岁半了,至今没有报任何特长班或者辅导班。


我的观点是先让她玩两年吧,以后学习的路漫漫,不差这两年了。文化课等上了小学之后根据情况再看看要不要去辅导;特长班我倒是考虑明年或者后年给她报一个,从小培养一项兴趣爱好还是很好的,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一技之长。可能我的父母从小就给我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所以我也觉得孩子应该有个无拘无束的童年才好。


三岁多了,很多亲戚朋友看见我都会问报什么班了吗”,我都摇头说先让她玩吧”。亲戚的一个孩子六周岁吧,每到周末都是英语班,轮滑班,思维班轮番上阵。看见别人这样,我有时候也会莫名的紧张起来。也有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可是我还是没办法说服自己让孩子在各种辅导班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毕竟在我看来小学之前是这一辈子难有的几年快乐时光。

###

作为一名四岁的小朋友能够做到这一步,我觉得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值得敬佩。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呢?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样的做法是否残忍,因为现在的孩子早已没有了童年,90后或许成为我国最后拥有快乐童年的一代。

我外甥女今年七岁,小学二年级,居住在省会城市家庭资产几千万。由于从小在我老家长大,和我关系特别好,幼儿园时期基本每月回老家一次,寒暑假也会在我老家居住一个月左右时间。但是,自从上了小学,我们见面基本只能依靠视频。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收获的,舞蹈三级,小提琴四级,画画也很漂亮,字体也写的特别工整,文化课成绩语数英全部满分。

上一篇很多老人都喜欢给孩子睡“扁头”,真的好吗?父母早知道早受益

下一篇二胎时代来临,如何养育两个孩子。如何让大宝感觉到一直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