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农民工把孩子交给父母在老家带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自己带更好吗?

孩子留在老家交给老人带,到底有什么影响?

我相信提出这个问题的父母们,内心一定是明白一个道理的: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陪伴他成长,对孩子一定是最好的。只是在现实中,迫于各种压力与形势,还是狠狠心,把孩子交出去了。

我今天主要来说两点:

隔代养育的不良影响

隔代养育,尤其是与父母分离的隔代养育,到底对孩子有哪些影响?这些影响也许比你想象的更加深远一些。

1. 严重的分离焦虑

很少有老人直接将一个孙子带至成年的(少数父母早逝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不含在内),绝大部分孩子早期的几年由老人带大,上幼儿园,小学或者中学以后又被接回到父母身边生活。

对于这种情况, 通才孩子的第一亲密对象是老人,比如爷爷奶奶。孩子和爷爷奶奶的关系,更像是不能明说的实质上的亲子关系,彼此的依恋比任何人都深(往往是孩子对爷爷奶奶的依恋,甚于爷爷奶奶对孩子的依恋)。这个时候将孩子与爷爷奶奶分离,无疑会引起强烈的分离痛苦,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相对陌生的相处模式,孩子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适应环境和重建关系中,并因为脱离掌控而不断产生焦虑。

另外,很多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即使后来呆在父母身边乖巧懂事,但是面对爷爷奶奶终将较早离开人世的现实,受到的心灵打击也往往要大许多。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把自己孩子放一边,为了一家人的吃穿住行,是不想为而为之。全国一年有差不多2000万的留守儿童,都是跟爷爷奶奶,或者叔叔婶婶带,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见一次爸爸妈妈,而我的大宝也是其中之一……其实说到大宝我多半是愧疚的。 首先要说的是天下父母都关心的学习成绩,大宝是聪明的,数学成绩只要老师讲一遍他都会做,还会几种方法。但是让我难过的是,从小把他给奶奶带,奶奶一个字不认识,所以现在五年级,写的字笔画顺序不会,字写的相当潦草,我看他作业基本都是靠猜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当妈妈的那个人从小没在身边,错了没人纠正,坏习惯一直延续,久了他认为自己写的就是对的。考试明明可以100分,就因为字写的不好,粗心大意,就只有90分了。 然后就是隔辈亲带出来的孩子非常小气,爷爷奶奶平时不会骂他,小孩子做错事笑笑就过去了,做的对的会一直夸他,什么能干啊,聪明啊,真棒啊,有时候自己主动刷个牙,穿个衣服就会夸他半天,现在的大宝真的很小气,不能说,说他不是就哭,有时候开个玩笑也会哭,眼泪不值钱,他的身后必须是掌声。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宝宝很懦弱,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怕错了老师骂他,同学笑话他,碰到熟人也不敢问好,反正在他的世界不能错,只能是对的。 最后要说的是孩子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现在我家大宝我自己带了,带了几个月我发现,从最开始我骂他字写的不好,哭,骂他懒,哭,骂他只知道看电视,打游戏、哭,到现在怎么骂都不会哭了,还会笑着跟我说妈妈别生气了,我明天保证做好”我知道他在慢慢改变,性格也开朗了不少。只要在慢慢变好,我觉得我的陪伴是他最好的补偿!


孩子,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这是所有把孩子留守在老家的农民工的肺腑之言和深刻体会。

谢谢悟空小秘书和题主朋友共同邀请!对于这个话题我深有感触,也是无数带孙子的爷爷奶奶们的无奈。现实生活不容我们选择,虽然看孙子能给爷爷奶奶们带来很多快乐,该子也不被耽搁。但是,我感觉爷爷奶奶带孩子还是弊大于利。因为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自己带,便于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变化,感情上可以磨砺他们之间的依恋,亲子关系来说,当然是和父母一起孩子会更加开心。
谢谢邀请。

打工父母将孩子托给爷奶看管,我是坚决反对的。

亲情缺失,父母责任何在?孩子小时候最无助,最需要父母的陪伴,你却为了多赚钱,撒下孩子而去。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却丢掉了孩子最需要的最宝贵的亲情。金钱日后还可能赚,亲情缺失则会造成一辈子的遗憾。等孩子长大,父母再想管理孩子,恐怕很难,因为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恩于他”,也就没有亲情资本给孩子立威”,那样就会造成问题孩子。实在得不偿失呀!

观念落后,教育方式陈旧,而且许多做法毫无科学依据。偏偏还很固执,就是不跟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比如长辈哄婴儿喜欢让婴儿睡摇床,孩子哭闹就会使劲地摇;但按现在科学的解释,婴儿脑部还没发育完全,脑里面几乎都是水份,睡摇床会摇出问题。再比如,许多长辈认为婴儿没有六月天,大热天还要给孩子穿暖和,结果把孩子捂出一身的长疹子,甚而会让孩子热至脱水。还有,长辈老是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易采取暴力教育手段,让孩子身心受伤害。

卫生观念极差,尤其是农村的爷爷奶奶。他们不会给孩子洗澡,也不怕碗沿上苍蝇带来的病菌。他们会带孩子到野外随意吃刚喷过农药的葡萄,或用衣襟一擦,就会让孩子吃渣桃子。他们信奉的是祖宗遗训——不干不净,吃下没病”。殊不知,祖先时代不讲究不怕,水果蔬菜绝大多数是天然绿色产品。可现在的时代,处处残留着有害物质,不讲究不行。

隔代最易溺爱孩子,纵容孩子,让孩子养成不守规矩任性自由的不良习惯。比如饭不好吃就不吃,想要什么就得给买什么。一不满足,就哭闹不停,撒泼打滚。给日后上学也会带来诸多麻烦。溺爱是害,可在爷即奶这儿就是会畅通无阻。所以父母必须明白这一点,想清楚外出打工给孩子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后果,可要慎之又慎啊!

性格扭曲,心里孤僻,问题孩子偏多。这是留守儿童的共性。从教多年,遇到的性格古怪、脾气怪异的孩子,或者行为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缺乏教养的、不听话、易与各科老师发生矛盾冲突的问题孩子,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爱,缺乏亲情建构的家庭温暖氛围,没有父母的庇护,缺乏安全感,受人歧视欺凌,所以性格变得孤僻古怪,心灵扭曲阴霾,思想消极偏激,缺乏朝气,成绩落后是必然的事。这些问题孩子往往会成为社会的隐患。

农民工把孩子交给父母在农村带不好。这个是我个人的观点。

1.父母隔代领养小孩会更疼爱小孩,比较娇惯,纵容小孩。

2.老年人的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现在年轻人教育的价值观不一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和现在主流价值观不一样。

3.小孩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会更加思念父母,会影响小孩的心理健康。

4.爷爷奶奶带大的小孩会更任性,更爱玩游戏,玩手机,上网。爷爷奶奶总认为小孩不哭不闹就是好就是听话。哪怕知道玩手机不好还是会让小孩去玩的,太溺爱小孩了。

5.现在小孩的做业比较难,爷爷奶奶看不懂,小孩也容易糊弄一下就过去了,小孩的作业做的好不好爷爷奶奶是不知道的。

如果父母在城里有能力把小孩接到身边的话尽量还是把小孩带在身边比较好,毕竟出来赚钱也是为了小孩以后能生活的比较好一点。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真的很可怜。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儿童,和问题青少年比较多,小孩的性格一旦形成以后长大了就不好在改变了。 为了小孩以后的健康成长建议还是把小孩带在身边领养比较好。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谢谢!


谢师友邀请,

把孩子舍给父母带容易把孩子贯怀,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隔两代,有好多新观念,新思想不能正确的传承,孩子与爷爷奶奶不能正常沟通交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更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自卑,性情内敛,要么狂放不忌,无拘无束,或病态心理,或不被社会相容,无论是那种状况都不是父母所希望的,所以,最好不把孩子全权丢给父母。

###

爷奶爱孙娇惯多,

不如父母可负责。

打工怎奈无余力,

拼命挣钱为生活。


农民工把孩子交给父母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如父母带孩子,首先是隔代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太宠爱孩子,什么都由着他,还有教育问题,年代不同,教育观怎不同,最好的办法,还是做父母的辛苦一点,自己带,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农民工把孩子交给父母在老家待,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1.亲情缺失

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影响非常复杂,其中情感缺失是最严重的影响。父母关爱缺失”会引起留守儿童严重的情感饥饿”。

2.家庭教育不到位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作为留守儿童会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那么,作为家庭教育这一在儿童成长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便被人为的、极大的削弱了。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和兴趣会大幅下降,有的孩子会出现逃课、辍学等行为。更严重的是,有些孩子会沾染社会不讲习气,与闲散人员一起厮混,慢慢的会出现偷摸、打架、抢劫等行为。

3.心理问题加重

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孤独胆怯、盲目反抗、逆反心理、怨恨父母等。留守儿童患心理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4.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留守儿童的人身、生命安全是最让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牵肠挂肚的。在留守儿童中,男孩子容易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女孩子则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人身侵害。

5.留守儿童易性格扭曲,不善交往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表现出偏激、易怒、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合群、封闭自己,或者与人交往时缺少教养、没有礼貌,因而在于其他孩子交往时不受欢迎和重视。处在这种情感鼓孤岛上的孩子,自卑心理会日益加重。

5.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是因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缺失,缺乏必要的自觉性、纪律性、自控性,道德意识薄弱,甚至有的孩子酗酒、赌博、迷恋网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如果有可能,还是建议外出打工的父母能带上孩子,自己亲自带更好。

当然,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带着孩子,会很不方便。因为要考虑吃住的问题、子女上学的问题等等。父母打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子、让家人生活的更好吗?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带着孩子,还想把孩子教育好,那么就要注意:

1.家长自身要加强修养

2.家长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父母可以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培训活动,比如:亲子教育培训课程、心理知识培训等等,掌握如何有效的教育子女的知识。

3.父母再忙再累都不要忘了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尽量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活动的空间,至少要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角。

4.父母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感需求。

5.帮助孩子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6.父母要多与学校保持联系,常和孩子的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

7.鼓励孩子多与城里的孩子交流互动,扩大交际圈。

外出打工又带孩子实属不易,但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还是建议农民工外出时能带孩子就一起出去。毕竟: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愿每个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都能生活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为了带自闭症孩子,该不该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