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教育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欢迎来和我多多交流!
关于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变得内向,胆小的问题,想要进行补救,先要了解对孩子造成内心伤害的程度,以及自己孩子的承受能力,才能进行分析。
关于伤害程度,主要是跟家长吼叫的原因和吼叫的内容有关。若是孩子真的犯了错,而后家长进行吼叫,孩子稍微年长些就能够理解这是父亲或者母亲的性格问题,自我治愈与恢复起来相较比较容易。那么像这种情况,家长只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的方式,在意识到问题之后,多用商量的,温和的语气跟孩子交流,情况很快就能够有好转。我想说一定可以补救的,心理学是一个open的学科,任何时期开始心理教育,给予孩子心理营养都不晚,而且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说明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先说说我经历吧:我是一个9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上学前也是内心、胆小,说白了是没有安全感。跟我对她的管教太严,有时候脾气不好,冲孩子大哄大叫有关。
学习心理学,慢慢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发觉孩子内心是缺乏心理养分的,安全感及其不足,也没有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即使自己很优秀,也骨子里有很多的自卑,让我非常的着急和伤心。
1.当我意识到问题以后,先正视自己,为什么给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养育环境,通过剖析,发现原生家庭真的给我们父母带来了很多影响,可父母我们无权力选择,但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童年,去与自己和解,可以改变的是事情带给我们的影响。
先要做自己的好父母,鼓励、欣赏、赞美自己,告诉自己这么多年来很不容易。当真正自己不缺心理养分的时候。我们来给孩子去补充心理营养。
2.给女儿郑重的道歉,告诉她,妈妈以前做的不好,妈妈也不懂,妈妈也没有学会如何当妈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管理和教育你,好像之前只会用大喊大叫,告诉她,妈妈真的也不会,请她原谅。当我这么说时,我们母女都流下来幸福和感动的泪水,真的不容易,作为一个妈妈可以给女儿道歉。
3.给孩子做心理养分。孩子多年在喊叫环境生长,会有很多情绪,恐惧、害怕、担心,这时候大脑经常处在紧张焦虑状态,需要重新调整。改变家庭环境,改变喊叫,开始鼓励、陪伴和赞美孩子,鼓励孩子一点点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把自己胆小和内心的感受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妈妈知道你有一些害怕,不太敢当众说话,我们可以在家里练习一下。慢慢的,当孩子内心的负性情绪被处理,当孩子的内心和胆小可以被父母接纳,慢慢孩子的问题反而解决了。
给孩子心里补养,任何时候都不晚
多年的儿童心理教育工作,每当回忆曾经这段经历,都经常被自己感动,感到到自己能意识到问题,并及时刹车,及时调转方向。
楼主今天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问题真的已经解决一半了,只要持续的给自己和孩子增加心理养分,相信你的孩子必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也经常对女儿大吼大叫,但前段时间女儿一句话,我再也不敢了!明白再不控制自己情绪,孩子都会被我害死!
老公在外地,我一个带娃,兼顾上班,晚上
还加班,一天忙的陀螺转。好不容易到家停下来,女儿东问西问,要我帮这帮那。本来工作事多加班,最近因为女儿晚睡上学迟到,被老师说,我又迟到被老板说。现在她又折腾,我忍不住发火了,大骂她,责怪她,把责任情绪都推到她身上。女儿哭了,哭的很伤心,哭着哭着睡着了。。。事后又心疼不已,但每次看到她碍我事,依然控制不住发火!
直到2月24号晚上,帮女儿洗脸洗脚,女儿突然冒出一句,妈妈,以后不要打我了!当时我整个人懵了半天,原来这段时间我给女儿留下这么坏的印象。我面目狰狞,嘴齿不饶人的样子全深深印在她脑海里了!
唯一让我值的庆幸的是,女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了,也会开始拒绝说不了!不会被骂的不吭声,或者以别的方式叛逆我,或者性情大变,沉默寡言,冷暴力。她还是个健康的孩子!趁她没有被物化之前,我真的需要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心态了。
女儿之所以敢说不,和平时她爸的宠爱以及平时和她沟通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爸除了不犯原则上错误,基本都是宠,给足了安全感。而我平时虽然比较严厉,但很多事情会征求她的意见,比如我想吃她的零食,可不可以吃一点你的蛋糕,妈妈好饿了,看起来好好吃哦!再比如她要我帮忙开电视,当时正忙,我会直接表达,妈妈现在有点忙,可不可以等五分钟?再比如她不愿意分享零食,我会建议她分享零食,上次哥哥给了你两包饼干吃哦,这次可不可以也分享点哥哥吃呢?
大多都是以征求她的意见为主,如果她不愿意,也会问为什么,要是她实在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勉强。她这么小,以自我为中心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的本性,好的留给自己。这是与生俱来!我不喜欢在公共场合为了维护别人和自己的面子,委屈自己的孩子!明明对方孩子错了,偏偏教育自己孩子谦让,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样子!做错了道个歉,我们还是好朋友。
我为什么说这些,如果孩子长期被吼的胆小,内向,那么需要重新建立信任,安全感和良好的沟通方式了,当然自己的情绪控制也非常重要!经常和孩子拥抱,亲亲,对孩子说我爱你,晚上半夜孩子睡醒,给足一个拥抱,再继续睡。带孩子的真的非常不容易,一起加油!
###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孩子内向、胆小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并不只是吼的问题,而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一、女强男弱家庭
曾经有这么一个男生,高一开学后不久就休学了,原因是这个孩子非常内向,不适应高中生活,内向喜欢某个女生,但是又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搞了个恶作剧,给女孩发了个恐吓信息,他妈妈在他的日记里,也发现了孩子写的很多不太正常的日记,对女孩充满了威胁。于是主动联系学校,让孩子休学了。
看了这个题目我顿时感觉心里挺沉重的,现在得家长大多都会有打骂孩子的经历,但是我想告诉题主得是,当你察觉你的孩子已经有了这些性格上面的问题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不去改正你的对孩子的一个态度,孩子可能会一直内向胆小下去,或者更严重。
补救方法肯定有,就看家长是否有耐心了!
先说说我自己的事吧!
我在没孩子之前,曾夸下海口,绝对不对孩子动怒。但真有了孩子之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崩溃了!正常工作没法弄,你干点事他非得捣乱,搞的我心情奇差无比。本来我这人就有焦躁症,但我还在压制。因为我不想孩子从小就有阴影,毕竟他刚一岁多点,调皮的时候还没到。
我小时候的玩伴,是邻居,也是同学。亲眼见他被他妈用棍子打的满街跑。理由是因为他饿了,妈妈不在家,自己煎了一个鸡蛋吃,他妈不乐意了。而我这同学自此之后在自己家从来不敢乱吃东西了,即便他妈给他买的,明确告诉让他吃,他也不动了。我想不是我的玩伴,任何人都可以想起来小时候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一件事吧。我有个闺蜜玲子的表现就跟您问题描述的一样,玲子平时表现我觉得挺温柔的,我们从小在一起生活,从未见她跟谁吵过架。但自从孩子上了小学,需要开始辅导作业后却大变样,大吼大叫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爆出粗口,甚至还经常性的动手,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内向、懦弱、胆小。跟小时候完全判若两人,让我十分惊讶,这是怎么带的孩子。
关于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个身边的小故事。
我的好闺蜜,也是我的儿时玩伴莉娜。她妈妈脾气非常暴躁,稍有不顺心,就会拿她当出气筒,对她大吼大叫。
我是一个妈妈,也曾经是个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经历。三十多年前,那时候的育儿观念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无非是奢侈的,也是陌生的。用我母亲的话说:给你吃给你穿就是爱你。那个年代的父母总是忙碌的疲惫的,对于养育孩子也是简单粗暴的,至少我的母亲是这样。儿时的记忆里太多被母亲责怪,吼叫,甚至打骂的场景。只是如今偶尔跟母亲聊天时有意无意提及,母亲都是丝毫没有印象的,尽管那些记忆对我来说都是鲜活的,甚至影响一生的。如今我自己做了妈妈,潜意识里总是在规避那些童年记忆里让人感到不快乐的经历不要在我的孩子身上重演。拒绝对孩子大吼大叫,给孩子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是和我一样的多数妈妈的心愿。那么,如何能做到不对孩子大吼大叫呢?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当妈之前,看见有宝妈吐槽说,自己又吼了孩子,然后我就会安慰说,别当着面吼孩子,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凡事多忍忍就过去了。直到宝宝出生后,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可以忍住脾气的宝妈。
等孩子再大点,我只想说:真心忍不住啊!”,孩子闹腾得劲,自己不生气真的是安静不下来,但是时间一长,吼的次数多了,然后就发现孩子变得不爱说话,不在自己跟前闹腾,也不和自己亲了,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好像伤害到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