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手工作业大家都是自己想的,还是抄的网上的呢?

我来说下,幼儿园时期,家长大部分都是借鉴网上的,不是抄,其实就是网上有很多家长把做过的上传,借鉴下人家的,自己就知道怎么弄了。

当然,也有自己直接绘画和创造的,这种都很好,孩子上幼儿园时我的第一次手工也是很生涩,感谢幼儿园三年,把我的手工能力恢复的很好了:)


小学不一样,小学孩子带回来做的手工制作,一般都是有美术老师专门要求的,或者是提前在课堂上已经讲解过制作方法和要求的,只是会带回来让孩子自己完成。所以基本不用费心上网找。

###

说起手工作业,就想起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幸好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了。

那时候经常为手工作业发愁,而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五花八门,指望自己想?有时候根本没听说好不好,不过一般老师会给个样板,而回去去再去网上搜索借签都是很正常的。

手工作业注重的制作的过程,而不是做的是否跟别人重复,像我这等手残党就算给我一个完美的样本我也做不出来一模一样的,能做的有七分像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不要小瞧了孩子的想像力,他们加工改造的能力可以一流的。

记得那时老师让做一副树叶画,我在网上找了半天图片,最后我们终于一致决定做一个孔雀。然后一起去院子里捡了一堆各种颜色的树叶,结果做的时候孩子这儿加点这个,那儿又加点那个,最后做出来完全看不出做的什么,不过整个过程倒也是很开心,这大概也就是幼儿园手工的意义吧。

幼儿园里经常会布置一些我们看起来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手工,很多家长吐槽说这完全是给大人留的作业,其实这要看我们怎么去对待。

如果全程我们自己来完成,认为孩子只添乱,那么这个作业就真的是家长的作业;而如如果我们真的去跟孩子一起做,会发现很多乐趣,孩子虽然不能完全自己动手,但能参与其中,看着出来的成品也是满满的成就感,而一起做手工的过程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

孩子的手工作业,需要家长协助完成,有的家长对这方面比较擅长,有一些家长就觉得很难,这个是现状。

其实,孩子的手工作业,不用要求太高。

给孩子留手工作业,是教学要求。目的是开发孩子的右脑,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多做手工,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锻炼孩子的耐性,让孩子通过构思、到一步一步做出成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能亲自做出一件东西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对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

但是小一点的孩子不具备独立完成手工的能力,需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亲子手工。

亲子手工,能锻炼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还能增进亲情,是一件好事。家长不要当成负担。

至于手工作业的内容,不可能都是自己想的,就是自己能想出来的,也是前期有多看别人做的东西的这种积累,才能自己构思出想做的东西。

可以这样,平时多上网看看别人做的东西,寻找一些灵感,借鉴网上的东西,加进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和孩子一起交流着完成),做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比如,以做贺卡为例,你想做一个贺卡,要用到花、叶、太阳、树、蝴蝶等元素,你就可以想想以前会做哪几种花,和哪几种叶子,太阳可以画成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画成卡通的,树有几种做法,怎样构图,确定一下这几种元素的大致位置,出一个草图。然后就可以做出自己的作品了。

像这种贺卡,你就可以做出另一种小花,树干可以画成不一样的形状,可以画成立起来的或者倾斜角度大一点,左上角空出来贴个卡通太阳,不要灯笼,右边飞两个小蝴蝶或蜻蜓,下边可以贴一排别的形状的树或小房子或一排草地等等,你可以自由发挥。
感谢邀请

手工作业,首先要看手工作品是那一部分,有的小孩手工作业,作业已经说明的很详细了,根据要求做就好了,一般幼儿的手工作业都是很唠简单的,但是80%都需要家长配合找材料的!必定幼儿找不到嘛!材料找齐了,家长配合幼儿共同完成作业!幼儿做的即使不好,家长也要多多鼓励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助于成长!

如果说是自由发挥的手工作业,并没有准确的提示!那么这个范围太广了,首先我个人几点建议!既然提问者提到了,抄袭?我那么要说一说了,何为抄袭!别人说过的做过的,我们就不能做了吗?是吧!同样是一盘炒土豆丝,每个人炒出的味道也是不同的!

第一,我建议幼儿手工做剪纸,大人辅助!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做的好我们需要鼓励,做的不好更需要鼓励和支持!

第二,我建议做一些简单的废物利用,比如说用一个玻璃瓶或者饮料瓶外边用毛线,缠起来以后就是一个花瓶了!这是我做了好久的一个了!玫瑰花也是我做的!
谢谢邀请。对绘画一窍不通的人很多,更别提创意和灵感,上一天的班回到家累的要命。但是,对孩子的手工作业最好还是抽出一定时间陪陪,早期兴趣的培养对将来孩子的成长是有利无弊的。虽然孩子的兴趣具有广阔性及不稳定性,但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可塑性。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

手工作业对于年小的幼儿,应由父母陪伴完成。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在网上或书本上查询一些相关内容作为参考,并引导幼儿参考别人的作品时进行思考,它们是由什么形状、颜色所组成的,如果是你怎么做?提问式的学习可以使小朋友们养成爱动脑的习惯,思维变得活跃,有自己的想法。在做手工的同时向幼儿讲解制作要点,注意事项。经过多次练习以后,幼儿已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经验,可以自行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手工制作不仅锻练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同时也学会了观察身边周围的生活。

学习手工应从简单的开始,小朋友做好后应及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孩子的手工作业大家都是自己想的,还是抄的网上的呢?

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的初衷是锻炼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如果家长参与进来的话,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但是,这些年孩子的手工作业,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会被一些家长用来作为攀比的手段,孩子上交的手工作业做得越来越精致,根本就不是一个孩子能做出来的。
当孩子拿着家长完成的精致美丽的手工作业交给老师,获得表扬的时候,孩子心里肯定是高兴的,自豪的。但是事实上,这份骄傲自豪仅仅来自于攀比,孩子实际上没有获得任何的成长。

我们的教育现在非常的急功近利,其实手工作业的话,孩子自己完成肯定可以做出来,但是有可能会做的非常不精致,如果把不精致的作业交到了学校里面,不仅在班级内无法拖延,甚至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不知道现在课文中语文课文中是否还有这样一篇课文,我记得曾经在原来的小学课本上有过一篇课文,一个学生坐凳子。结果老师笑话他说还有比这个更差的吗?你自己的书包里面又摸出了几个小凳子。其实这个孩子做了很多个小凳子,但是只是把最好的那个交上去,结果在全班内还是最差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如果自己做手工,自己想象做手工交到,学校里面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得奖的希望,这样的一个功利性以及逼迫孩子或者家长在网络中搜集别人的创意,甚至会在网络中的淘宝中买一些成品,甚至半成品来自己组装就可以了。

老是想着创新改造中国,结果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功利性的屏蔽,还有什么创新呢?难怪教育部要划定一些比赛的项目,没有进入的应当全部取消。

功利性是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不能克服的话,就不要谈我们的教育的真实性。

谢谢邀请!

首先,一、对老师来说老师给孩子留下的手工业一方面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空间构建能力,丰富大脑,开发右脑。达到手眼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任务不仅增加互动交流,同时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和谐和友爱!

二、对孩子来说,增强动手能力,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同时锻炼大脑的反应机能,另外提高孩子的交流能力。现在的孩子唯我独尊,不会团结,不懂合作的重要性!更让孩子产生共情!

三、对家长来说,在网上借鉴无可厚非。现在是网络时代。我们大脑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使用网络,只要达到以上老师和孩子的目的是可以的。结果不是目的,过程很重要.

###

家长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困扰众多父母的问题。

上一篇新手妈妈亲历夜里喂娃的感悟:养儿方知父母恩,感恩母亲

下一篇不能打骂恐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