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别人需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事,聪明的孩子也许只需付出一倍的努力就可以。但是聪明而懒惰是愚蠢的,因为明明只需付出一倍的努力就可获得别人需付出十倍努力才能获的成功,而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孩子却连这一倍的努力都不肯付出,不是愚蠢是什么?
我表妹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和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一起下象棋,并且打遍小区无敌手”。
但是遗憾的时候,她太懒了,总觉得读书太累,现在上高中了,一到上课就犯困,一到放学就精神,不爱写作业,不爱看书,家里人也拿她没办法。
最近,同事十分头疼,他家儿子今年上二年级,凭着聪明的本事,成绩跻身班上前10名,不过就是频频接到了老师的投诉,说孩子老是不做作业。平时,在家玩的玩具,经常乱糟糟一堆,叫孩子收拾,也没有听进去,真拿他没有办法了,同事一边连连皱眉地说。
我相信很多孩子都像同事家的儿子一样,聪明而懒。为此,家长们纷纷焦虑,深知这样下去,孩子未来的人生一定很糟糕。
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也就是说,勤奋很重要!即使一个人再聪明,脑子也会因为你的懒,而变得笨拙。即使一个人很愚笨,脑子也会因为的你的勤奋,脑子越用越聪明!
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聪明而懒惰的孩子怎么教育?
1.有一种影响叫潜移默化
孩子是父母的反光镜。孩子的懒惰,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是否也很懒呢?每天吃完饭,碗碟一扔到洗碗盘里去,大人们就拿起手机看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大人才匆匆把碗碟洗完。家里的东西,凌乱不堪,大人也懒得收拾。
大人诸如这类的行为,也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如果想让孩子变得勤奋,首先从大人做起,当天事当天毕,把东西收拾得整齐又整洁。大人的勤奋,孩子是会看在眼里的,潜移默化之下,孩子也会跟着勤奋起来了。
聪明又勤奋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只是大人对孩子的看法而已!这种评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家长说: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懒!”
老师说:你的孩子挺聪明,只是太懒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什么是聪明?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知识多就是聪明,孩子似乎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像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一、正确理解聪明”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聪明”,是指人的智商高,智力好,记忆快,有时也用来指人心眼儿多,鬼机灵。
我认为,一个孩子是不是聪明”,不是家长说了就算数的,也不是老师说了就算数的。智商高,智力好,记忆快,心眼儿多,只是具备了学习好的生理条件,还不能说是聪明”。如果真要说这是聪明”的话,那也只能算做小聪明”。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懂得了应该做什么事,为什么这件事,怎样做好这件事的时候,才可以称得上聪明”。问题中所谓聪明而懒惰的孩子”不算聪明”。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说的这样的孩子。聪明吗?聪明怎么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啊?是小聪明。对这样的孩子不要夸,越夸越他越不聪明。这已经是被无数人的例子证明了的。一个智障者,当你夸他聪明”的时候,他笑得合不拢嘴。一个聪明人,你夸他他会很不自在。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见闻吧?题主问说的,是绝大部分家长习惯性对孩子的评价思维。
类似于这样的评价经常能够听到。比如,老师说,你们家孩子特别的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再比如,邻里四舍的人都说:这孩子脑瓜子一个顶俩,就是懒得要命!”
我对我的孩子也经常有这样的评价,但我的评价后面还有一句,不勤奋,不努力,再聪明,智商再高都等于零。聪明的人不努力,就是最大的愚笨。”
聪明懒惰的孩子,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明明学习对他们来说甚是轻松,偏偏因为自己的惰性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对于这样的孩子怎么进行教育呢? 没有可以凭聪明”横行一世的孩子。现在的聪明也许仅仅只说明智商比同龄的孩子稍高一点。但如果不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和提升,很快就如逆水行舟,被别人反超。 我姑且猜测,可能就是父母因为对孩子的聪明”沾沾自喜,从而在以前的家庭教育中迷失了方向,导致了孩子今天懒惰”的结果。聪明而懒惰的孩子怎么教育?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1. 改变思维,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小明今年准备上六年级了,听老师和同学的反应,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对同学做恶作剧,影响同学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他还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但每次老师布置难题,小明总是会能很快的解出答案,让老师和同学很是惊喜。小明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聪明而懒惰,在短期看来他们的智力会弥补懒惰,但长久发展下去,懒惰迟早会毁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