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经6~8小时休息,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多能自产程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可以在床上活动,并坐起来。8~12小时后,可以自行上厕所。次日,便可在室内随意活动及行走。
早期下床活动,能促进机体各种功能的恢复,如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增强胃肠道的功能,提高食欲、减少便秘;有利于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促进子宫的复旧及恶露的排出;还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特别是剖宫产分娩者及患某些心脏病的产妇。总之,产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身、心的康复。
产后,应避免仰卧,最好取侧卧或俯卧位。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子宫后倾,而且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平卧6~8小时后,可以翻身活动及侧卧。拔除导尿管后,便可以坐起,在床上活动。手术后24—48小时,于输液完毕,在他人协助下,可开始在室内活动。术后早期活动可以减少肠粘连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开始时活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过度疲劳,以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时间及活动量。至于具体下床活动的时间,还要根据产妇本人的身体情况来定。对于那些体质较差、产后大出血或难产手术后的产妇,不要勉强劝其过早下床活动,但是要把早期活动的好处告诉她们,让她们量力而行。
我们提倡产后早期下床活动,是指轻度的床边活动或做简单的日常家务,并不是让产妇过早地进行体力活动.更不是过早地从事重体力劳动。产妇在分娩后3个月内,应避免做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避免久蹲及搬、扛重物,以预防发生阴道壁膨出或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