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都是深度近视,所以我们很担心女儿也近视。在女儿2岁之前, 我们没有让她看过任何动画片。2岁之后,她开始接触IPAD,也开始看看电视里的一些动画片。
慢慢地我们发现,2岁多的她可以一动不动的看动画片,听不见任何人叫她,还可以跟着IPAD一遍一遍的读那几个字。 现在她4岁了,如果问她,最痛快的事是什么?她一定会说看电视。(好吧,比迪斯尼还好玩)
我和老公都知道,完全不让她看电视玩IPAD游戏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她们出生就有了互联网,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游戏,那么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比较可行的。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些动画片和游戏。主要是三个原因。
1. 颜色鲜艳。
2. 卡通的表现形式就是能够突出事物的显著特征。
3. 动作丰富有趣,情节直观脑洞大开。
以上三点正好符合这个年龄的认知特点。因此每个酷爱动画的孩子都是特别正常的
既然不回避各种动画片和游戏,那我们就要帮助孩子选择优质的,推荐给孩子,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起玩。
对于动画片,我家主张只有每周六可以看。
现在的动画片都植入一些教育的意义。从教育的类型上,可以分成情商培养类,知识增长类,英语磨耳朵类;从出版商分为,原版纯英文类,原版中文类,国产中文类。 我会先看两集,判断是否有不适合孩子的语言和情节,再决定要不要推荐给女儿看。
其实益智也好,增长知识也好,我认为书是完全可以代替的。所以,我家只有每周六才可以看动画片,平时通过绘本、自然百科类书籍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动画片是播放型。它放着,孩子看。动画片切换速度非常快,平均每6秒切换一个画面,孩子为了跟上进度,只能专注的看下去,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提问。可我们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是不是他会经常停留在一页提出各种问题,满意了再翻到下一页。
而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几乎专注到不知道旁边发生了什么。所以专家也提出,长期看动画片不利于孩子脑神经的发育。孩子都不思考了,肯定发育不好啊。
推荐:
《多宝乐园故事动画》故事素材多样,寓教于乐。
《小公主索菲亚》提高情商,注重品质品格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富兰克林与朋友们》有智慧的小乌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米奇妙妙屋》脑洞大开,给孩子创造丰富的想象力,用不同的工具解决问题。
《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体现家庭观念和勇敢合作。
可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是很有必要的,我不想剥夺她应有的快乐,也希望她在游戏和玩耍中可以学习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