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茎杆上的
辣椒病株,辣椒叶片上无明显症状,果实上则有一条条的褐色条纹或密布黄褐色的斑点,在尖椒及菜椒上均有危害,果实的商品价值大大降低,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绝产。一、预防方案在辣椒定植缓苗后和开花前,分别使用《奥力克——辣椒病毒专用》40克或《TY病毒2号》30ml+有机硅1包或纯牛奶24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7天左右1遍,连用2—3次。二、控制方案 1.初发现病毒病株,使用《奥力克——辣椒病毒专用》40克+有机硅1包或纯牛奶24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连用2天,间隔5天,再用1次,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后转为每个疗程用一遍药预防进行即可。 2.病情严重时,一般发病率≥10%以上,使用《奥力克——辣椒病毒专用》60克+有机硅1包或纯牛奶240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连用2天,间隔5天,再连用2次,待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后转为每个疗程用一遍药预防进行即可。三、注意事项 1、《奥力克——辣椒病毒专用》产品需单独使用,现配现用。 2、使用本品需二次稀释,首次稀释用水量应在10斤以上; 稀释后药液正常颜色为深红色。 3、若使用过程中出现卷叶现象,属正常,一般2天左右既能恢复。 4、使用产品时注意叶片正反面全部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建议采用托喷方式,以便使药液能被叶片正反面充分吸收。 5、如用药后4小时内遇雨,需重新喷雾。 6、首次用药或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大药量。 7、严格控制烟粉虱、白粉虱,需采用设施如防虫网、悬挂黄板等措施。 8、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9、用药时间:下午4点后。
辣椒主茎干枯,长白毛
1.五月的微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吹拂着人们的胸襟,温柔的慰抚,有如慈母的双手。
2.夜已经很静了,凉飕飕的小风,一股儿一股儿地从支开的窗子上吹进来。那风,带着露水的潮气,也带着麦熟的香味儿,吹在庄稼人的心坎上,比含着一块冰糖还甜呀
3.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
4.我闭紧嘴,风却像是一只有力的手,窒息着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时地张一张嘴。就在这一刹那,它也会往我的口腔里扬一把土,类似一个恶作剧的孩子。
5.三月睛明的午后,空气真是融和得很,温暖的微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酝酿出来的,带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醉意,使人感受着了怪适意不过,同时又像昏昏迷迷的想向空间搂抱过去的样子
求辣椒树上灭白虫方法
蜗 牛——贝壳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130mm,壳宽54mm。有6.5-8.0个螺层,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常用(1)人工捕杀;(2)可用1-2支带有敌敌畏的棉花棒,插在盆土上,然后用塑料袋罩套,熏蒸2小时后摘去。 红蜘蛛——虫体小,呈红色,肉眼不易见到。喜在叶子背面吸取汁液。被害后的叶子发黄,出现许多小白点,不久枯黄脱落。常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孳生。常用(1)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2)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洒。 介壳虫——虫体橘红色,背面有黑毛及白色蜡质,有的粘在花木枝干上,有的伏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的叶脉中间,吸取液汁后叶黄脱落,枝条干瘪,也有象棉花似地粘附在花木枝干及果梗等处(由于介壳虫种类较多,就不一一列出)。常用(1)软毛刷轻轻刷下,再涂上稀释的敌敌畏;(2)用除介宁防治。 蚂 蚁——虫体较小,黑褐色,具体长什么样,各位应该知道吧。常用(1)带有敌敌畏的棉花团,塞入盆底孔洞内;(2)把盆浸入水中把它消灭。 蚯 蚓——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常用(1)溴氰菊酯500倍稀释液来浇灌盆土;(2)用过磷酸钙的稀释掖驱赶蚯蚓从盆中爬出。 蚜 虫——是一种青黄色的小虫,种类多,多数发生在花卉的芽、嫩茎、嫩叶或花蕾上。常用(1)40%乐果乳剂3000倍液喷洒;(2)80%敌敌畏加水稀释1000倍液喷洒。
辣椒的白粉病怎么治
如何防治辣椒白粉病
来源:农村大众 时间: 2007-05-14
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它属于鞑靼内丝白粉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
因此,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每年将要发病的时候,就隔几天用一次药,不等到它露头,就把它压回去。有人担心这样是不是浪费了药,其实不然,因为等发生了再用多少次好药,往往也控制不住。而且预防时使用的杀菌剂多半是比较便宜的保护剂,而等到发生了就是使用很贵的内吸杀菌剂,也不容易将其控制住。因此,还是早防比较好。
如果在田间出现了病叶,这时候防治就必须使用有内吸性的药,而且还要使用多次。即使是这样,防治了一段时间后,还会觉得下面的黄叶并不见少,只是将新生的叶片保住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灰心,这就是“有效”。除非将所有的老叶及病枝及时清除,否则,那些已得病的叶片病原菌有时会一直保留到拉秧。
目前可用来防治白粉病的药剂不少。可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内吸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500~600倍液。复配剂有:40%多硫悬浮剂400~500倍液。农业抗菌素有: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此外还有一些保护地专用杀菌剂: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亩等。
在如此之多的杀菌剂面前,究竟使用哪一种为好?
发病前可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和烟剂;发病后使用内吸杀菌剂,在使用内吸剂的时候要注意病菌的抗药性。在使用多菌灵及甲基托布津效果不好的地方,可换用粉锈宁或福星,粉锈宁及福星效果不好的地方,可用世高和腈菌唑。邻近采收的地方可用武夷菌素。
近年在防治辣椒白粉病时使用的是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3000倍液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的混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防治辣椒白粉病时您可试试。
辣椒白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0
一、症状。辣椒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片背面的叶脉间产生一块块薄的白色霜状霉丛,不久在叶正面开始褪绿,出现淡黄色的斑块。叶背面的白色霉丛逐渐长满整个叶片,产出白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当病情继续发展时,病斑密布,白粉迅速增加,终致全叶发黄,容易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落光,仅残留顶部嫩叶,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二、病原。病原是子囊菌亚门的鞑靼内丝白粉菌。无性阶段称辣椒拟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内外兼生,分生孢子梗散生,由气孔伸出。
三、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以闭囊壳随病叶在地表越冬。分生孢子在15-25℃条件下经过3个月仍具很高的萌发性。孢子萌发从寄主叶背气孔侵入。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蔓延。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适温15-30℃,侵入和发病适温15-18℃,一般25-28℃和稍干燥条件下该病流行,分生孢子萌发一定要有水滴存在。
四、综合防治技术。辣椒白粉病比较难防治,该病病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为内寄生菌。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因此,防治中一定要突出一个"早"字,提早预防。
1、温棚熏蒸消毒。对育苗温室、定植温棚需提前7天按100平方米用硫磺粉0.25公斤,锯末0.5公斤的量,分几处点燃熏蒸密闭一昼夜。
2、及早清洁田园。田间发现病株及病叶应及早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以断绝循环侵染途径。
3、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0.1-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5-20分钟。
4、苗床消毒与培育壮苗。选3年没种过辣椒的壤土作床土,并按每平方米床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10克处理,苗床期注意通风,培育无病壮苗。
5、实行轮作。与其他蔬菜实行1-2年轮作,并深耕晒垡,促进病菌死亡。
6、测土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7、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栽培密度为每亩3600-4000株,单株定植。采用高垄栽培,栽苗于垄两侧,适量灌水,勤通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尽量避免忽干忽湿。
8、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着预防为主,能早治不晚治,能与其他病虫害一起治而不单独治的原则,选择适当农药适时进行防治。最好在辣椒挂果时,喷施保护剂农药,如50%硫悬乳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次。田间出现病叶,这时候就必须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粉锈宁(三唑酮)1000倍液、40%百菌清(达科宁)悬乳剂800-1000倍液,还有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40%多硫悬乳剂400-5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此外每亩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50%百菌清粉剂1公斤进行熏蒸,每隔7-10天熏1次,连续2-3次。
本文来自: 博研联盟论坛 http://bbs.bylm.net ◆学术交流◆科研互助◆资源共享
请问辣椒根部有小白点是怎么回事?
根腐病与小白点没关系,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挖除,并在病穴内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对所有的植株灌根,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5%福·甲可湿性粉剂900倍液、3%恶霉·甲霜水剂1000倍液、69%烯酰·锰锌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400~500倍液等药剂灌根防治!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辣椒根部发白是怎么回事?
疑似辣椒菌核病
辣椒菌核病
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斑,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环腐猝倒。
成株染病,病部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可引起上面的枝干枯死,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花、叶、果柄染病亦呈水浸状软腐,致使叶片脱落。
果实染病,果面先变为褐色,呈水浸状腐烂,最后扩展到整个果实并导致果实腐烂,表面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防治:发病初期可用菌核净 ,异菌脲,戊菌隆,腐霉利,氟吡菌胺,噻菌灵,福美双等交替喷雾防治。间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由于农药企业生产工艺,含量,隐性成份,所以请根据病情到当地经销商寻求理想的杀虫剂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尖椒上的白色干点是什么病
主料豆腐皮250克尖椒2个 辅料猪肉50克 调料色拉油适量食盐1小匙鸡精半小匙蒜2瓣生抽1小匙花椒粉半小匙水1碗 尖椒干豆腐的做法 1.干豆腐(千张)、尖椒均切成菱形块,猪肉、大蒜切片 2.炒锅内倒油,烧开后放猪肉炒香,加花椒粉 3.待猪肉变色后放干豆腐煸炒,加生抽,再倒入一碗清水 4.盖上锅盖焖3-5分钟,待开锅后加盐等调味,放尖椒翻炒即可出锅 尖椒干豆腐cm.jpg 尖椒干豆腐tz.jpg 烹饪技巧 加的水不要盖过干豆腐,以免出汤过多。 菜品特色 东北人对尖椒干豆腐这道菜可以说老亲了!这不仅是咱自家餐桌上的常客;在街边儿上的小餐馆里,尖椒干豆腐俨然成为最实在的下酒菜。 说到东北人的下酒菜,那可真是不少呢。而不是越贵就越好。对于东北人来说,实实在在的才是最好的。如同东北人一样,朴实豪爽的性格。 三三两两的人聚在小餐馆里,点上几样最中意的东北风味小炒,边吃边喝着烧酒。在寒冷的冬天,心那是从内到外的暖和呢~
哪位剁辣椒的长了白膜如何办谢谢
外面有白色的膜是把吗关系不大年夜的因为盐分聚积产生的当然保险时代照样要去掉落那层白的。剁辣椒盐分异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