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孩子内心的三个动力:干些什么的欲望;得到信任的需要;能作出选择的渴望。
◆ 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的小影子、小尾巴。
◆ 父母不是孩子的手”、孩子的脚”,更不是孩子的大脑”,父母仅仅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保护者”。
◆ 当孩子说我自己来”时,就让孩子自己来。当孩子想要干些什么”的时候,就让他们自己干。这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萌芽。
◆ 年纪小,不应该是一个依靠他人的借口。越是年纪小、经事少,越应该自己动手干一干。
◆ 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容许孩子篡”一下权,天塌不下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但孩子却经历了新的历练。
◆ 给孩子一块安全的自留地”。在这里,孩子该干什么、想干什么、怎么干、后果如何,都让孩子自己作主。
◆ 对孩子独立的业绩及时作出反馈。积极的反馈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 家长的意见只是参考”,不是指导”,更不应该是命令”。
◆ 当孩子需要一臂之力时,给他应有的支持,也给他留下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