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夫妇准备将女儿送进一所全封闭学校上学,因为听说那里教学质量很好,女儿却说如果让她去,她就自杀!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您女儿的这种“自杀”的念头只能称作心理焦虑,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要挟形式,以达到她自己的目的。孩子小时候会拿眼泪来要挟父母,长大后就会拿自杀来威胁。父母为孩子做事都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但是也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建议您先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她交流,最终与孩子达成一致的意见。
当前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容易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但他们的这种念头绝对没有成人因“价值观破灭”导致自杀那样坚决,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合适的开导劝解,孩子很容易走出“自杀”误区。
问:我12岁的孩子最近对死亡的问题很感兴趣,但我一直回避和他谈论这个话题,可是又担心他受到不良影响,怎么办呢?
答:这是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您为什么要回避呢?对于孩子的这个提问,有些家长会回答:“死了以后会成为天使去了天堂”,有的拒绝回答,说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则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作过多解释,认为孩子慢慢长大会渐渐理解,这些都是不妥当的做法。有的孩子对死亡缺少必要的了解,甚至同学之间玩死亡游戏,认为好玩、刺激。因此,死亡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很有必要。
有的学校已经开展死亡教育,形式有:写墓志铭、去殡仪馆、临终关怀病区等场所去实地感知、考察或实践,略窥死亡面貌。还有的学校让学生集体模拟写遗书,目的是引导他体验死亡,珍爱生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借鉴这些形式。
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差,碰到一点问题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死亡本能”,容易把死当做一种解脱行为。死亡教育一方面要破除其神秘性,让孩子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要赋予生命的神圣性,让孩子直面此事,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