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妈的日记本
做为家长都希望儿童有特长,有效的特长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快更好地成材。可是,儿童毕竟是儿童,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为了早日开发少儿天赋潜能、让儿童早日成材,年轻的家长们对各类特长学习班或潜能培训班可谓是趋之若骛。但是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儿童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儿童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一、家长对儿童的特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跟从别人
有的家长很盲目,看到别人的儿童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儿童的特性。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儿童来说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儿童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至于培养儿童哪个方面的特长,家长就只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把大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儿童;如此,若儿童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儿童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2.贪多,不专不精
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儿童学钢琴,明天让儿童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儿童改学书法。这样虽然各个专业都有所涉猎,但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没有一个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让儿童发挥特长的作用,反而会让儿童变的浮躁。兴趣爱好广泛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极必反,我们的儿童毕竟还是幼儿,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拘无束的,不能把过多的重负压在儿童身上,既然学,就应该把儿童的潜质挖掘出来,让儿童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极至。

3.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儿童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儿童毕竟是儿童,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儿童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儿童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二、家长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家长要发现儿童的特长
作为家长,要观察儿童的兴趣爱好,看看他平时都喜欢做什么,然后慢慢支持他的爱好。可能的话,家长应该尽量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断或是阻止他们。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儿童发挥特长,如鱼得水;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家长也会否定儿童,老拿自己儿童的弱项和别的儿童的强项比,比来比去,就认为儿童确实不如别人,从而对儿童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因而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会破坏儿童学习的兴趣,打击儿童的积极性。

2.家长们要改变教育观念
儿童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让儿童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儿童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3.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特长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儿童带来快乐和自信、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的教育。许多家长往往并不关心儿童的兴趣所在和学习自主性,而是单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儿童的特长教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儿童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儿童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归宿和落脚点,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个整体,那么特长教育则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正是种种鲜活的、富于特色的特长教育的不断拓展,才使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了扎实的基础。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学习的时间对每个学生来说是一定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特长教育,家长应该努力去了解儿童的需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给儿童一片自由发挥的蓝天。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针对自己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引导儿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为儿童报课外特长班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儿童的爱好及智力底数,并由此做出选择。

总之,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为各方面发展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学习班安排不可太多;否则,不仅会分散儿童的精力,还会加重儿童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儿童是最需要大自然的,大自然是儿童最好的课堂,可以启发儿童的好奇心,促进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好处。大自然对儿童来说是不可缺的,尤其是城市的儿童更需要接近大自然。儿童成才是多方面的,家长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尊重儿童的意愿,重点培养儿童的性格及创新精神。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儿童的特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地对儿童进行培养。
(本文由宝妈的日记本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