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孩子与母亲联起手来,疏远父亲。更极端的表现,是孩子对本应该组成同盟军的母亲也毫不留情面。这是教育评论家矢野寿男先生在《由父母可知我的将来》一书中写到的。
“除了吃就是睡,母亲身上看不出一点妇女的美德”——对现代的家庭主妇,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日三餐加上睡觉”,这其中可以嗅到丈夫们身上的火药味——我们这么努力地工作,而她们却……而这到了孩子们眼中,就变成了:“除了吃就是睡……”这赤裸裸的写实主义手法的确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吃什么好呢?晚饭前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问我。一点计划都没有。”
“妈妈洗碗总是洗不干净。”
“妈妈一个人在家,乱七八糟。实在是愧对于‘家庭主妇’这个词。
“爸爸一回来,妈妈就手忙脚乱起来了,像老师搞突然袭击一样。”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会意外地发现:原来孩子们所期望的家庭主妇形象,应该具有传统的美德,说的明确一点就是洗衣做饭收拾屋子,要样样精通。如果偷懒,受害者自然是孩子们,也就无怪乎孩子们要如此强烈抨击了。
“妈妈为多了一条皱纹而坐立不安。”
“又不是要演戏,妈妈干吗总是浓妆艳抹。”
“追求流行当然无可厚非,但毕竟是做妈妈了。”
孩子希望自己的母亲永远年轻美丽。现在的孩子对大人的服装和化妆都很敏感。中学里的年轻男教师,如果稍微注重一下穿着打扮,就可以赢得一大群女学生的崇拜。
说到穿衣打扮,我想提出来的是,现在的小学年轻女教师整日穿着一身运动服给孩子们上课,我认为这是缺乏情感的一种表现。因为运动服无法表达一个人的心情。只会让人觉得这是在穿衣上的偷工减料。其实衣着打扮也是礼仪、礼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老师自己在课堂上都要偷懒,那又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呢?
扯得有点远了,再回到孩子们的创作上来。
“逃不掉了!母亲的眼里,映出两张成绩下降的成绩单。”
“拿到成绩单的那两天,家成了地狱。”
日本的母亲们如此专注于孩子的教育,当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暴跳如雷的场景在孩子笔下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