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两岁前和六岁后的孩子可别打,父母再生气也要忍住,对娃影响很大

对于两岁前和六岁之后的孩子,父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特别多,有时候忍不住,就会用打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殊不知,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特别不利的,甚至有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影响。

最近宝妈群里就有一位宝妈提到了这个问题,她是这样说的,家里的孩子才刚六岁,经常对我们无理取闹,一到超市就嚷着买这买那的,若是不给买就赖在地上不起,引得旁边的人都围着他看,有时候把自己气的真的是,每次我都会气到一回家就把他痛打一顿,但打完之后自己又特别心疼,他也就六岁,虽然尝尝不听话不懂事,但总归是自己的宝贝啊。”所以这位宝妈对打孩子这个问题就非常疑问,到底该不该打,究竟什么时候能打什么时候不能打呢?其实呢,对于父母来讲,两岁前与六岁后的孩子最好还是不要动手比较好。

为什么两岁之前的孩子和六岁之后的孩子父母不能采取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美国儿童教育学家海姆吉诺特曾说,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对于2岁前的孩子来讲,正是这个道理,他们的心智发展完全不成熟,强烈缺乏规则意识,所以说,父母们若经常打他们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育与心理建设发展,不仅起不到对孩子的警示作用,反而还可能会影响到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而对于6岁之后的孩子来讲,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渐完善,也越来越有自尊心了,这时候若父母经常打孩子,很有可能会严重的伤害到孩子的心理建设与自尊心,因此,对待6岁以后的孩子,父母更需要对孩子讲道理。

那么父母在平时孩子犯错的时候,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控制住自己一下都不打孩子对于每个父母来讲应该都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吧,毕竟孩子只是孩子,没有那么强大的规则意识与自我意识,所以总有把父母气到爆炸的时候。虽然父母们控制不了自己一次都不去打孩子,但是可以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急于去打他们,这时候可以向孩子表现出自己对待他们行为不满意的态度,这样有助于使自己平静下来,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反思自己。

2、让孩子承担犯错之后的成果

父母们可以让孩子学会对待自己犯的错误,勇于承担后果,学会面对自己的错误与所受到的惩罚,这也不乏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说每当孩子犯错或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父母们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规则,让他们自己去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做错事情之后又应该怎么做,下次还敢不敢能不能这样做了等等,这样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制力,减少他们犯错误的次数,还可以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3、可以换一种方式去惩罚孩子

其实在很多时候,孩子犯错之后父母们可以选择换一种方式去惩罚孩子从而代替打骂孩子的这个处理方式。在孩子错误不大或不严重的时候,父母们可以不用过分去追究问题的对错或问题的严重性,比如说孩子把饭不小心都弄到了地上,这时候父母可以惩罚他把家里打扫一遍,又或是孩子在课堂上表现不好,父母可以选择惩罚他不能看动画片等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奖励孩子,毕竟有罚有奖,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也有很多好处。

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不仅可以将孩子教育的很好,还可能会有利于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哟!尽量减少打骂孩子的次数,很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宝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