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假期给孩子报了11个培训班,着急的人生 你觉得会赢在哪?

"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概括中国人的生存状态,那一定是焦虑。

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焦虑到一个还没读幼儿园的小孩,被父母催得晚上做噩梦,然后头发大片大片地往下掉。

对于家长的育儿焦虑,作家毛南就深有体会,因为他的妻子和妈妈就是最好的例子,焦虑到让他都喘不过气来,何况孩子。

小孩出生才半年,孩子的奶奶就对他说,楼下肖奶奶的孙女比咱宝晚出生半个月,就比咱宝高了1cm,我们的小宝是不是营养不良啊?

孩子的妈妈一听,也急了,是不是缺钙啊,明天去医院查一下。

育儿书上说,孩子7个月要开始学会独坐了,可能是孩子发育稍微有点偏慢,8个月的时候还坐得不太稳,奶奶和妈妈又急了,是不是又哪里出了问题啊,不行,明天又得上医院。

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奶奶看到小区有些家长报早教班去了,然后她和孩子的妈妈一商量,送,坚要决送,就是不吃不喝也要送最好的早教班,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

假期给孩子报了11个培训班,着急的人生 你觉得会赢在哪?


这个还算轻的,还有更奇葩的,《辽沈晚报》的一条新闻:说是上海的一对夫妻,孩子两岁半竟开始秃头,每天起来枕头上都是头发,晚上睡觉也总是满头大汗,半夜频频惊醒。

妈妈以为缺钙,买各种钙片回来吃,完全没效果,头顶很快出现四五个硬币大小的秃点。去皮肤科看医生,医生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斑秃,一般只有压力大的中青年才有,从未接诊过这么小的孩子。

医生问原因,妈妈说,为了让孩子进一家知名幼儿园,暑假给孩子报了英语、数学、钢琴、画画、主持人5个培优班,丝毫不敢懈怠,就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因为害怕考不上,妈妈每天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一定要努力考上”。

孩子不焦虑才怪,关键是,孩子才2岁半,2岁半呐。

一位妈妈调侃说:孩子的成绩是越走越低,当妈的焦虑却是越走越高,感觉生活就像心电图,爬完一坡还有一坡,等看到一帆风顺的时候也就差不多要挂了,想想都觉得累。

但这样的叫,可能既毁掉了孩子,又毁掉了自己。


心理学家格赛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

他让一名的孩子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代号为T;再让另一名孩子从从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同样的联系,一样每天联系10分钟,代号为C。两个都练习到出生后的第54周。

结果出来了:两个孩子爬楼梯的水平几乎是一模一样,不管是速度还是方式,没有本质的差别。不一样的是,T练了7周,而C只练了2周。

生活和实验类似,都有自己的时区和生长规律,违背自然的揠苗助长”只会进一步加剧焦虑,而且于事无补。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越快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生都适合加速飞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人一抓一大把,焦虑超过了控制范围,就成了阻碍、成了抑郁,成了疾病,甚至成了死亡。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目标,并找准自己的时区,

在自己的时区里,不断地自我练习,不断地自我提高,你没有迟到,也没有落后。


就像国外流行的那首小诗说的: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小时但加州的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要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