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玩是人的天性,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从一出生起,就都会玩。
但是有的家长却谈玩”色变,认为玩物丧志,孩子过于沉迷于游戏中会导致孩子对于学业的疏。
然而,之前有一位教育学家曾指出:
在当下的社会中,如果一味的让孩子继续之前的教学模式,从不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只会让孩子缺少创造性思维,从而丧失适应新科技时代的能力。
这句话也是从侧面指出:剥夺了孩子动手动脑的天性,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的未来,也就是说,越会玩的孩子,就越聪明。

玩是一种学习,而学习也是玩的一种
前段时间,香港歌手陈美龄因为养育出三个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儿子,而再度出现在我们大众眼前。
她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时,曾提到:玩与学习是无法割裂的。
给孩子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想必是很多家长都会做的事情,然而,陈美龄却提到,应该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在玩,玩也是在学习,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比如说,忽然下雨了,那就不要在家写作业了,陈美龄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公园的小河边放树叶,比赛谁的树叶跑的更快。
看着树叶顺着水流而下,然后问孩子们:为什么会下雨呢?
在实践中,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发他们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之中寻找答案。
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有兴趣,一是不会感到累,二是孩子在感受中学习,不会认为学习始终很抽象的概念。
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孩子也会学习的很快。

玩,即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
在我们身边,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爱玩又会玩的小朋友,一定是动手能力最强的,而且人缘也是最好的一个。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玩与学习是一样的,随便玩一玩没什么,但是想要玩的好、玩的精,必然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和琢磨的。
一个在外面眼中毫不起眼的东西,在那些有创造力孩子的眼中可能就像是变形金刚一样的存在。
同时,拥有这样能力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吸引更多的人,正是因为如此,会玩的人,往往也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合理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然后再统一完成目标。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玩了?其实原因无非有两个:
1.家长控制孩子太多,让孩子无法亲身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游戏,而并非是由家长指点着完成任务。
有一部分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伤害,所以时时刻刻的看管着孩子,担心有什么意外发生。
而这种紧张的情绪也极易感染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玩不好,更玩不尽兴。

2.太多的玩具导致孩子分心,无法专注
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朋友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自己小时候,一个沙包或者是一根皮筋,几个好朋友围在一起,都能玩个一整天,可是现在的小孩,玩具一堆,却都是三分钟热度,玩两下就扔在一旁,不再碰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朋友的玩具种类是越来越多了。
但是,太多的玩具刺激着孩子的神经,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眼花缭乱,让孩子无法专注下来玩游戏。
因此,为了孩子着想,玩玩具可以,但也要尽量减少孩子的玩具数量。
让孩子从游戏中学会动脑思考和做事专注。

无论是陈美龄提出的教育方法,亦或是那位教育学家提出的观点,无一不在说明:
玩与学习,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存在。
把游戏时的专注和动手动脑精神带到学习中去,那么学习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此,以后家长不要只觉得玩物丧志了,教会孩子如何去玩,如何能够玩的更好,才能让他们理解专注和学习的真正含义。
而这,也是作为一个家长,最应该做到的事。
- END -
作者:啊啦拉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