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的竞争意识”是我们无法感受幸福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不能感受幸福并非具有竞争观念,而是把竞争当做了必须,当做了生活的全部。尤其是当我们忘记了输赢是相对而言,获胜也并非绝对胜利的时候,生活中的失败似乎就变得格外刺眼。
吴月无时无刻不在和闺蜜攀比,网络流行的称呼:塑料姐妹花,就是对吴月和其女友的最贴切的写照。
从闺蜜又买了新包包、闺蜜这周换了海蓝之谜”……到闺蜜的女儿要上私立幼儿园呢、闺蜜花五万块送孩子去游学……吴月的互相攀比,从自己逐步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她刻意的关注和较量,让7岁的儿子也变得十分争强好胜”。
妈妈,我不要电话手表,太Low了,你没看范范(吴月闺蜜的女儿)都拿iPhone了吗,给我也买个吧。”小孩子用什么iPhone!”那你下回聚会时可别带着我,省得我被范范比下去了。”好,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竞争意识产生的是上下阶层关系而非伙伴关系,有竞争就有赢家和输家,一旦要分胜负,别人就会变成对手,甚至是敌人。
可生活中难免遇到分出输赢的场面和情境,那我们该如何教会孩子把竞争变为一种良性的动力而非化为攀比的戾气呢?

理智,是一种态度,是懂得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将理智融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竞争场景中,就能用客观地去看待输赢。
希儿的妈妈刚回到家就大发雷霆,一直成绩优异的女儿这次期末考试竟然没能排进前三名。
你知不知道,妈妈今天在家长会上多丢人。每次老师都点名都是你,我今天听到老师点名就站起来准备去拿奖状,结果竟然没你!”希儿的妈妈愤愤地说。
我已经努力了,妈妈。”希儿小声回答。努力?努力了还在考试的时候睡着了?你们老师今天告诉我这件事儿,我都惊呆了。”希儿在妈妈的训斥下,低着头,似乎感到十分羞愧。
你别给我找什么理由,你这次没考进前三就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我告诉你……”希儿的妈妈还在喋喋不休。

希儿突然抬起头,泪流满面地说:我睡着了是因为我感冒难受,我感冒是因为大雨天你逼没带伞的我去练琴。你就知道看成绩,根本不关心我。”说完,希儿掉头跑进自己的房间,留下了错愕的妈妈站在那里。
很多时候,孩子的输赢在意的往往不是孩子自己,而是身为父母的成年人。他们不知不觉将输赢当做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却忘记了输赢是出现在固有场景和对象的情境中。
比如,孩子在班级考试中得了前三名,十分优秀,可换到另一场景年级当中,也许同样的分数就会变成了第十名。
所以,应该理智看待竞争,要明白,竞争的结果只是一种读数,而并非结论。这就需要父母摆正心态,也要引导孩子正视竞争。

竞争意识可以促使人们提升自我,克服惰性,但竞争环境也会让人产生焦虑,,身心疲劳。尤其有的人在面对失败时,气馁自卑,一蹶不振,很容易产生消极心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面对竞争,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应试机制,也在迫使孩子不得不面对竞争。所以,家长帮助孩子正视竞争,端正输赢的心态,才是迫切要做的事。
波·布朗森在《输赢心理学》中表示,赢或者输,个人心态极为关键。
人们去经历一件事,最宝贵的是经验,如果失败了,得到的将是避免再次失败的方法;如果胜利了,那么只是提前获知了正确的途径。
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竞争的过程将带来一种促进,帮助孩子去发现和探索,促使孩子去学习和完善,这样才能把竞争化为一种动力。

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只要自身的积极主动,才能将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来,而竞争就是挖掘动力的手段。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奥兰治河东岸的羚羊群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13米。
这些差别曾让这位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属类完全相同,饲料来源也一样。
有一年,这位科学家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奥兰治河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10只仅剩下3只,另外7只全被狼吃了。
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竞争带来的压力也将演变为发展的动力,父母需要做的正是教会孩子转化这种动力,而不是在压力之下节节退缩,无法抬头。
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我们就在不断汲取营养,努力吸收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从而逐渐消化存储,变为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这个过程当中,来自家庭的关爱和父母的引导,将成为一个人良性发展的强大基础。所以,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当中,父母的责任十分巨大,要去面对孩子每个阶段的变化和需求,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说文解字》里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要想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竞争,正视输赢,父母要做的还很多。

今日互动话题:你是否认为竞争并非坏事?你对于良性竞争有益于孩子的发展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你留言加入我们的讨论。
————————————
在育儿过程中,大家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能够给你们有效的建议。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不可忽略的事。
我是雅雅妈妈,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经验。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