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早上忙忙乱乱的送儿子上学,四岁的小家伙倚在门框上问:妈妈,你爱不爱我?”我帮他整理衣服,随口说:爱呀!”
"那你为什么每天生气?”
我怔怔地看着他,一时语塞。
该怎样和孩子解释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困境和细枝末节的小情绪。
闺蜜在凌晨时发来一条微信,许多哭丧着脸的小表情让我睡意全无,最近工作不顺心,领导总找碴,身体也不配合,总是莫名的心跳加速,不想去医院,怕医生,又怕真查出个病,女儿今年要中考,就像自己上战场一样紧张,焦虑……
人到中年,总有四面楚歌的无助,在某个夜深人静时把我们击打的溃不成军。
生了二胎后,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痛快的哭过,也没有开怀大笑过,我觉得幸福生活离我好远,工作上,每天都有一堆烦心事让人筋疲力尽,下班到家,儿子又给我制造了另外一个战场。
很多时候,我都会被屋里的凌乱给吓住,地上乱七八槽的玩具,沙发上横七竖八的玩偶,瞬间,我觉得自已像行走的炸弹,充满着随时引爆的负能量。
2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这段话真是醍醐灌顶,我努力工作,想给儿子更好的成长环境和物质保障,但不得不承认,我就是儿子眼中那个每天生气,每天摆臭脸的妈妈。
老母亲真的好失败啊!
3
于丹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真正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教育状态,这种教育状态指的就是你的情绪气质。
如何摆脱臭脸妈妈?做个情绪稳定,内心平和的人呢?
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学会主动休息。
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比如,满地的玩具,在大人看来,那种杂乱不堪让人无法忍受,而在孩子眼中,我的玩具只是想出来透透气,或者我正准备用它们搭个城堡呢!
面对相同的场景,疲惫不堪的妈妈会反应过度,暴跳如雷,把家庭气氛搞得一团糟,而状态不错的妈妈会主动融入孩子的玩具世界,在久违的童真中度过一段美妙的亲子时光。
以前,一提到休息,我总有种罪恶感,我要上班,还要带孩子,我怎么能休息,桌上摆着未完的文案,洗衣机里堆满未洗的衣服,我怎么敢休息,可经历了几次情绪崩溃后,我真正意识到休息的重要性。
休息不是偷懒,而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回归生活,那种把自已当超人的生活方式真的不值得提倡,因为没有人是钢铁侠,疲惫感会随着每天的工作,生活,不断产生,所以正视它,提前给自已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
当然,休息的方式不只是睡觉,我们可以听听音乐,喝杯茶,发发呆,发个自拍,只要能从琐碎的生活中逃离出来,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也会让你元气满满。
著名演员姚晨,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已的带娃日常,紧张的工作之余,她会带土豆哥哥和茉莉妹妹去捉鱼捉虾,虽然最后一无所获,但一家人依然嘻嘻哈哈,欢声笑语。真是这样张驰有度的生活,才能让她保持好状态,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收视女王。
所以,请好好照顾自已的身体,从饮食到睡眠,好好安排自已的时间,从工作到生活,这样,精力充沛的你才能照顾那个状况百出的熊孩子。

其次,把工作情绪锁在门外。
职场是另一个江湖,工作的压力,领导的指责,同事的别扭,稍一疏忽就会被淘汰的焦虑,让每一位职场人都如履薄冰,这时候人最容易产生低落情绪,任何小事都会成为导火索。
闺蜜和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快下班时,单位公布了今年升职加薪的名单,本来胜算很大的她却未能如愿,闺蜜心里委屈,想找领导理论,却又怕日后彼此更尴尬,就这样闷闷不乐地回了家。
推开家门,老公正在打游戏,女儿跑过来让她讲故事,而厨房里还摆着中午来不及清洗的碗筷,瞬间她的怒火被点燃了,直接过去关电脑,夫妻之间开始唇枪舌箭,女儿在旁吓得哇哇大哭。
闺蜜情绪崩溃,诉说自已活的太累,事业家庭两失败。
或许这样的场景我们都曾体会过,如果工作顺利,回家看什么都顺眼,干什么都有劲,如果事业不顺,回家就会小题大做,谁撞枪口谁倒霉。
如何避免这种"殃及池鱼"的做法呢?
给自已的情绪设立一个隔离区,把工作中累积的不良情绪锁在门外。推开家门之前,给自已留十几分钟的时间,把当天的工作做个归置,想想是什么事情引发了你的不愉快,如何释放这种不良情绪,才能避免伤及无辜,有了审视心灵的机会,也就有了事前预知自已情绪的可能,这样我们就能在心平气和中给孩子一个温暖包容的家。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和熊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方法也越学越多,但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和多么美妙的前景,都需要先修炼一个情绪稳定的自已。
作为成年人,只有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强大自已的内心,包容生活的不完美。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地修正自已,有意识地控制自已的言行,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人,给孩子最大的包容和安全感。
最后也想和我的儿子说:妈妈爱你,也希望能用灿烂的笑容,和你在阳光下,轻舞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