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几位宝妈在群里讨论,要不要让孩子做家务?
有人说,孩子那么小,哪里舍得让他干家务,万一磕到碰到怎么办?
也有人说,让孩子学这些干嘛,学习还忙不完呢!
发起疑问的这位80后妈妈疑惑道:我自己小时候就经常帮爸妈做饭、做家务,这不是挺稀松平常的事情吗?
01、富人的孩子早当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浙江的一位妈妈却拥有一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女儿。
小女孩的父母都是海宁市中医院的医生,上班忙,下班又晚,懂事的小女孩在10岁以后就主动包揽了做饭这件事。

从洗菜、切菜、到做饭,不慌不忙,井井有条,感动得妈妈在朋友圈晒起贴心的女儿,还发出人生中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生活技能”的感慨。
其实,会做家务、掌握生活技能的孩子,自己的学习、生活往往也能安排得更恰当。
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更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比起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家庭,肯让孩子做家务的家庭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美国超级豪门洛克菲勒家族创造了传奇的六代帝国”,代代精英,就是因为承袭了家规,从小让孩子记账和做家务。

美国第24任联邦劳工部长赵小兰,也出身于一个这样的家庭,她从小就跟4个姐妹一起做家务,帮家庭做支出规划。

因为从小就帮家庭分担劳动,所以孩子才会养成独立朴素、不骄不躁的个性,长大后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
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负自己的责任,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
事实上,越是富裕的阶级越能认识到家庭责任感对孩子的影响。传统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已变成了富人的孩子早当家”。
02、中美孩子最大的差异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曾撰写过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其中,中美孩子之间的差异令人咋舌。








可以看出,美国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承担关于自己的家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承担家庭中的一部分家务。
而中国孩子,一来被爸爸妈妈认为磕磕碰碰会受伤,二来也并不被肯定小小年纪能做成什么事,于是从小就只是学习书本知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就说过:6岁的孩子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洗菜、摘菜。现在有多少家庭让孩子做这个?没了。你就好好学习,别的你都不用管了。结果发现他学好了,却变成了一个自私鬼。”
这岂非跟我们需要的人格教育背道而驰吗?
03、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很多妈妈要说了,这么小的孩子,能做什么事呢?做也做不好,又磨蹭。
这从根本上就否决了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可能。
随着孩子年纪渐长,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至少从3岁开始就应该教会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了。
不妨按照以下的家务清单让孩子逐渐适应成为家中有用的角色这个过程。





中国有句老话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那些脱离了劳动,缺乏生活技能的人。
在教育现代化后,很多老知识已被逐渐抛弃忘却,而教会孩子做家务,成为识五谷、能自理”的人,是其中最不应该被忽略的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