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婴幼儿时期,该不该时时刻刻提醒礼貌教育?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什么时代都不过时,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凡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更是要善于利用时机去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反感。

孩子刚满三周岁,自我意识的能力也刚刚建立不久,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才刚刚开始萌芽,正在摸索阶段,对外界还处于陌生的时期,所以此时如果刻意地去提醒孩子礼貌的行为会让孩子有胆怯和反感的心理,但是这位姥姥在生活中能够教会孩子有界限感这点很好,让孩子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要询问人家同意后才可以使用,这点是很值得去表扬的。

如果孩子的天性是属于活泼好动的,就像文中的孩子一样,我觉得家长平时还可以适当地去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活泼的孩子心里一般是很阳光的,即使大人提醒了,他(她)心里也不会感到有别扭之类的感觉;反之,如果孩子的天性是属于很谨慎敏感的内向型的话,我觉得家长就只要做好榜样的力量就好了,不必要时时地去提醒孩子,因为孩子的内心很细腻,时刻地去提醒反而会让孩子心里有负担,久而久之更不愿意去开口说这些礼貌用语了。

当然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场所,不论是哪方面的教育都需要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去引导孩子,只要发现孩子做到了你认为好的方面,那么就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只有正面积极的具体鼓励才可以让孩子更欣然接受而去继续学习,去强化这些好的行为,脱离了生活场景的说教不会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的。

以上是来自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你好,我是宝妈帮手岚姐姐!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礼貌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大家忽略的是对儿童最好的教育其实是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1.我们会发现,2岁以后宝宝们有了自我的概念,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想法,对于陌生人他们是有警戒心理的,每见到一个陌生人,你去让他打招呼他不是很愿意的,所以我们不能强迫。

2.教”和教”我这两个读音一个代表教育,指导,训悔。一个代表亲示范,传授。就拿我家两个孩子来说,老大出生后我一直工作,爷爷奶奶带的多,出门让叫人,刚开始犹犹豫豫,能躲就躲,极不情愿。说谢谢也是让说才说,从来没有主动表示,老二是我辞职后自己带,我的父母就是很有礼貌的人,待人接物都是很谦卑影响的我也是如此,我也从不刻意强迫孩子叫人,打招呼,只是每次我会先打招呼,我会每次都说谢谢,老二会说话以后就很有礼貌都是很主动的和别人打招呼,说谢谢,有了吃的会先想到给哥哥留一份。

等两个孩子大些了,出门老二总被别人夸奖,老大也希望被别人夸,慢慢被老二影响,每次都会争抢着打招呼,帮助人,说谢谢!

所以,好的习惯,礼仪,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影响出来的!爸爸妈妈们从自己做起,亲身的示范,传授,要比指导,训悔效果更好。


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较快的时期不管是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而且这一时期有很多关键期,如语言的关键期,秩序的关键期等。所以婴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可能大家也听说过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此角度看,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时的礼貌教育不是整天挂在嘴上的说理教育,应结合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要的方式,渗透在生活之中。如,可以放一些儿歌《对不起,没关系》等,也可以通过故事《懂礼貌的小白兔》等,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当然生活中成人的示范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中成人要礼貌待人,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总之,婴幼儿时期礼貌教育非常必要


感谢邀请!

看到电视上在播真人秀节目,我们常常会感慨,明星家庭出来的子女怎么就比同龄的小孩儿成熟可爱那么多,比如霍思燕家的嗯哼,妥妥的暖男一枚,比如爸爸去哪儿中的阿拉蕾,才三四岁的年纪,怎么那么通人情世故,还有甜馨和奥莉,简直收获了一批老母亲的心。再回头看看自己身边,三四岁,五六岁了,还跟个二傻子似的,要零食,要抱抱,讲不通道理,一讲道理就倒地哭个不停的孩子,不禁扶了扶脑门,差距真大。

明星家的孩子除了见识世面早之外,与父母的早教也是分不开的。

所以,想要早早的收获暖男或者小可爱一枚,礼貌教育和素质教育,是需要早早开启的。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大脑发育,语言行动能力发育和模仿能力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第一个高峰期,此时要是没有打好基础,等到下一个高峰期到来之前,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基本定型,很难更该,更别提再次提高了。即使可以做到,想必父母也要花费一番大力气。

其实所谓的礼貌教育只是贯穿在生活点滴之中的小细节,而不是所谓的,孩子那么小,就要求那么多,这样会让孩子失去美好童年的。拜托了,当你家小孩在别人面前口出脏话,不讲礼貌,不受别人待见的时候,你就不说孩子的童年不美好了。虽然是小孩,童言无忌,即使小孩没有很高的礼貌素养,别人也不会怎么样的与小孩子计较,但背后彰显的其实是家长的素质。

其次,让小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礼貌素养,从小便将这些习惯,举止作为自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就是一件顺手拈来的事情,根本不费多少事。再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既然怕给孩子压力,干脆什么也别让孩子学好了。

第三,让孩子学习礼貌,学习素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榜样示范法,家长父母以身作则,时刻化身榜样,给予孩子正能量,让孩子耳濡目染,优秀的品质和人格的魅力,让这种学习与行动融会贯通,融入骨血,而不是只表现在口头,缺乏实际执行力。

现在有很多早教机构,以开发孩子智力为口号,让孩子小小年纪便开始学习,不落后于人,在智力上如此,在德育上更该如此。

我们一向讲究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在的很多父母,其实已经在偏离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更加注重智育和美育,补习班,艺术班一大堆,却不知,德育是一切的基础,是孩子走得长久的支柱。

想让自己的孩子受欢迎,在众人面前熠熠生辉,靠的是德育,是素养,是人格魅力。


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观点是:需要,但不能刻意。

每次帮孩子拿需要的东西时,你觉得孩子应该要感谢的时候,要温和的引导孩子:爸爸(妈妈)帮你拿到了,你要对妈妈说谢谢。

现在我们一起说谢谢”。

如果孩子愿意更好,不愿意不强迫。以后的每一次都当成一种习惯来培养。

作为家长,要经常找机会邀请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可以帮助家长的事情,然后真诚并刻意的对孩子表示感谢。

当这些习惯被内化为孩子自己的语言行为里,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自然就出来了。

在外见到人的时候,父母首先要面带微笑的跟友人打招呼,让孩子学习如何正确跟人打招呼,并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人是妈妈的朋友。

等孩子学会了,再每次自己打完招呼后,要求孩子打招呼,愿意更好,不愿意就是时机还不成熟。

孩子的行为受父母的引导,如董卿所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我觉得从孩子三岁刚懂事就要进行礼貌教育了,我们成人教育孩子要有礼貌不仅仅是一种礼节,而是要教育孩子。对于他人给自己的服务,要给予真诚的感谢。对于身边所有的人给自己的关怀,要给予真挚的感恩。比如说带孩子外出,看见有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就要告诉孩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辛勤工作,我们才能在一个比较干净的城市里面生活,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话,那么我们的街道到处都会是垃圾就会很不舒服,然后鼓励孩子以后遇见这些人主动和他们问好,平时我们成人要有意识的告诉孩子,孩子平时吃的东西喝的水穿的衣服,是从哪里来的从源头上告诉孩子,我们获得这些东西需要千千万万个人共同的努力,如果没有这些人的付出,我们是不能得到这些东西的。比如说,就拿孩子日常吃的米饭来说,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个米饭是家里面的爸爸到超市里面去买的,所以我们要感谢爸爸的劳动而超市里的米饭是农民在春天的时候,种下一棵种子啊,到秋天的时候,慢慢地长大收获,然后有运输工人运到城里的超市,在超市里面有许多的工作人员每天日夜不停的工作,通过这么多人的辛勤劳动,我们才有米饭吃,所以我们以后看见这些人都要热情地向他们问好,感谢他们的付出。这样的礼貌是孩子所需要的是一种建立在感恩基础上的礼貌也是真诚的。如果家长长此以往,这样培养的话,孩子就会懂事、明理,也会爱惜身边的物品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

应该,教育要尽早,从小养成的才叫习惯,习惯习惯变成自然,一定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把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尽早养成,记住所有的孩子身上的事都是越早越容易养成,越晚越不好改变,不信你就试试,别信老人那些长大了就好的鬼话,那都是为了惯孩子的说辞,你现在教育她,免得将来让别人,让社会去教育,那样才会让人更心疼…

###

  有礼貌的宝宝人见人爱。父母无不希望把自己的宝宝养育成有人缘、守规矩、有修养的小绅士、小淑女,怎么调教呢?

  其实,爸爸妈妈要想使宝宝获得讲礼貌这张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就不难使宝宝逐渐学习到社交的礼仪、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1-2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微笑也是一种礼貌

  礼貌教育越早越好,微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宝宝还不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爸爸妈妈最好经常逗宝宝笑一笑”,鼓励他多在家人面前、在熟人面前笑,让宝宝知道微笑是向人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喜欢笑。

  调教策略2:说话要说文明话

  开口学说话,是宝宝学习礼貌的一个好时机。父母反复告诉小宝宝: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应该说谢谢”;需要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对人家说请”;做错事情、惹了麻烦或影响了别人,应该说:对不起”……如此,宝宝就能在学说话的第一时间内,接受礼貌语言,且印象深刻,能避免走弯路。

  2-3岁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调教策略1: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带宝宝外出,见到认识的人,教会宝宝说叔叔好或阿姨好”,除了对方赞美宝宝之外,爸爸妈妈也要及时附和,肯定宝宝有礼貌、真乖”;这个积极的回应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然后继续督促宝宝这样做。有了被夸奖这个美好的感觉激励着,久而久之,宝宝见了熟人就会自觉地打招呼了。如果宝宝对陌生人也主动问好,父母一定要夸他做得好,是个受人欢迎的孩子。当然,每次进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出门之前要说再见”。

  调教策略2:听,有人在说话

  在家人讲话或爸爸妈妈和客人谈话时,宝宝经常会有话要说。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中间插嘴;平时和大人说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不可随意走开。如确实有事,可先拉拉大人的衣服,或以目光示意;得到允许后小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懂得,这样做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以尊重为前提,凡事会更顺利。

  调教策略3: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家里有客人来,父母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训练孩子讲礼貌。比如,在客人进门的时候,教宝宝舞着小手说欢迎”、甜甜地问声好;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糖果、拿饮料;如果有小朋友来,提醒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玩具、图画书,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和小朋友争吵。另外,也不要借着小客人在,提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无理取闹。

  宝宝礼貌教育之父母守则

  ◎ 给宝宝一个范本”

  要求宝宝做到的事情,父母一定提前做到,并给孩子一个好的模板”。

  ◎ 提供实习”的机会

  学习讲礼貌也是个反复实践的过程,父母应多给宝宝创造练习的机会。

  ◎ 避免硬碰硬”

  有的宝宝个性比较强或相对内向,不愿意和人打招呼,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不如暂时放弃,并以自己的言行给宝宝做个表率。因为,父母做的”比说的”更能使宝宝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

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会对礼貌反感的。

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大人期望孩子有礼貌,那就自己做出典范。

耳濡目染,孩子慢慢也会如此。

提醒过多,会有反作用哒。

###

孩子的礼貌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最好,不要急于掌握成人的一整套思维。让他们在游戏玩乐中享受到礼貌带来的快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