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式都不好。
惩戒式会让孩子抵触,这个不难理解。
奖励式不好是为什么呢?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从学习中获得自我的肯定。如果总是奖励:认真写完作业奖一块钱,考一百分奖一个玩具……久而久之,让孩子觉得认真学习是为了奖励,那我这次不想要奖励了,对奖励厌倦了,就可以不认真学习了。所以,即便是老师,也只在低年级用小红花”小星星”等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要逐渐淡化这些外在形式的奖励,而是让学生去体验内心的自我肯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学习,才能有真正的学习动力。
我可以明确的说,单纯的用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任何一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效果都不好。利用哪种方式都不赞成。
一、厘清概念与特点
1、惩罚式是以惩戒为主要手段,具体表现为打骂、恐吓、罚站、罚跪、不让进家门等等方式,从精神和肉体上对孩子进行打击,引起孩子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引起恐惧心理,继而改变原来的学习状态,是逼着学,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学,这种靠外力逼着学的教育方式,会引起学生人格扭曲,引起心理障碍,所以是不可取的。
2、奖励式是以奖励为主要手段 ,具体表现为口头表扬、许诺、现金奖励、购买衣服、食品、上游乐场、肯德基等方式,引起强烈的欲望,是以物质和金钱刺激为主 ,同样会引起孩子过度追求物质的价值观,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二、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
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方式,有的孩子教育时用这种方法有效,但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时反而无效。还要因人而已,因年龄段不同而已。
1、对小学生来说,适当的奖励和惩戒效果都不错。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辨别问题的能力比较肤浅,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肉体惩罚都会引起身体和思想的强烈刺激,进而为实现学习目标而加倍努力的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极个别非常顽劣的孩子来说,必须动用惩戒手段引起他的注意,你说三遍五遍不管用,记不着,当场成耳旁风,那就必须的得动用惩戒。
2、对初中生或高中生来说,奖励和惩戒效果可能都不佳。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拓宽,社会阅历的增加,已经可以进行独立思考了,独立意识强,已经变成半个社会人了。如果再对他进行物质的引诱或者肉体的惩戒,孩子都会嗤之以鼻或者适得其反,他根本不吃你这一套。
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主要以谈心式的教育为主。孩子出现了问题,可以抽出适当的时间和孩子聊天,问清楚原因和孩子的想法,以协商的方式指出利弊,分析原因,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健康成长,完美人生。
孩子不同,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断探索的,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觉得这二种方式都不是很好。第一种惩罚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受委屈,容易在内心深处积下不满或对抗的种子,不利身心健康成长。因为孩子本身并不知自己错在哪,知道是错误的谁都不会去做(成年人也是一样),所以引导教育孩子怎么认识错误才是正理,孩子如能认识到错误的根源,惩罚就显得毫无意义了。第二种奖励的方式也不好,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满心态和虚荣心态,也会引发骄傲或自大。我个人认为:一、家长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一般扮演三个角色:与孩子处朋友角色,分享孩子的童年趣事;扮演长者角色,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认知未知领域;扮演父母角色,父母角色尽量少用,只有在孩子明知故犯且带有后遗影响情况下使用。###
♥两者结合起来最好,不能一味地惩罚,否则孩子会失去信心,认为什么都做不好;也不能一味的鼓励,否则会涨养他的傲气,易骄傲自满。要奖罚有度,恰到好处,合理的奖惩也是一门学问啊!♥
应该以鼓励为主,增强孩子信心,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有惩罚手段,但是不要打孩子,可以罚站或者减少看电视时间的方式。
###当然是奖励好啊。对孩子的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的原则是以鼓励为主,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过分的惩罚不仅打压了孩子,同时也伤了孩子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