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陶行知:6岁学前三观成型,错过幼儿园黄金期则需数十年弥补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文 | 拯救知更鸟字 | 本文共2337字,阅读约需3分钟声明 | 本文由拯救知更鸟原创,欢迎转载,分享硬核育儿经验

距离幼儿园开园,仅剩20天。这个周末,我们小区几家组织了一个亲子自驾游,邻居的一位宝妈,女儿9月份要上幼儿园中班,那孩子却扬言,她不去幼儿园了。我很好奇,是什么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这么强的抵触情绪。不知道何时起,孩子们的幼儿园已经成了残酷的起跑赛道”,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的初心,早已经变了味道。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01超纲且残酷的幼儿园考核标准

孩子们抵触幼儿园,源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远超这个学龄的孩子所能承受的;而幼儿园教学方式超纲”,源于上优秀小学的苛刻条件。据了解,在省会城池和一线城市,孩子要上优秀小学,不仅要参加难度极大的笔试,还要经过小学招生办安排的面试。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就这样,孩子们本应开开心心交朋友,快快乐乐玩游戏的幼儿园沦陷了,成为了一个又一个考试工厂。我邻居的女儿,幼儿园小班要求背诵30首唐诗,默写全部拼音字母,默写全部英文字母,默写数字1到99。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她几乎所有周末时间都被剥夺。期末考试中,她的拼音默写只拿了91分,英文字母默写只拿了95分。这两个考核不达标,中班开学要补考。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听这位孩子的爸爸讲这些的时候,我是不相信的,直到吃饭的时候,那孩子拿出一块画板默写汉语拼音,我才相信这是真的。坐标是广州海珠区(广州塔方圆10公里范围),不知道大家当地幼儿园是什么标准呢?

02幼儿园的初心:因势利导初生花草的生长规律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勃兰根堡幼儿园。人类从此开始了学前教育的历程。福禄贝尔也因此被称为幼儿园之父”学前教育之父”。之所以将这种学前教育以园”的形式命名,因为福禄贝尔是一个极端热爱大自然的人,他认为: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学前的孩子就像是初生的花草,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园丁顺应植物的本性,给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适的日照、温度。

如果说福禄贝尔是幼儿教育的开拓者,那么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医学博士玛利娅·蒙台梭利则是全球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者。这位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医学博士看过太多生死,对生命有着浓重的敬畏之心,并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人类。她继承了福禄贝尔的衣钵,将幼儿教育推向成熟。

玛利娅·蒙台梭利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拥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由她创办的幼儿园成为全球范本,她根据经验撰写的《蒙特梭利教学法》于1909年出版后即被全球使用。随后,1911年,瑞士宣布全面建设幼儿园,采用蒙氏教学法;法国、英国、美国、荷兰、西班牙、日本、印度等数十个国家成立蒙特梭利示范学校。

如果诺贝尔奖有教育学奖,玛利娅·蒙台梭利一定是获奖者之一。

最早对《蒙特梭利教学法》进行深度研究的中国人,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在1926年10月29日《新教育评论》中说:

从福禄贝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从蒙特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园的效力;从小学校比较的家庭直接送来和幼儿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渐渐觉得幼儿园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蒙台梭利等儿童教育家都认识到:孩子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世界观和人生观)、态度(价值观),多半是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型的。六岁前未培养好,则需要数十年来弥补。这,就是幼儿园教育的初衷。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

03100年前我们的幼儿园带病出生,100年后更甚

上个世纪初,我们的许多大城市据开始诞生了幼儿园。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

国内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弹外国琴,唱外国歌,玩外国玩具,讲外国故事;二是花钱病,幼稚园花的钱多达小学花费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三是富贵病,有钱才能上幼儿园,上得幼儿园自然就要攀比金钱。

因此,80%以上的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目的并不清楚,以为学学外国那一套就能跟上时代。幼儿园又缺乏专业水平好的教师,幼儿园一直没有很好的发挥它本应发挥的优势。

到了现在,幼儿园建设已经普及到乡镇级别,离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乡村幼儿园的建设目标非常近,但理念却远远未到达先生的要求。

我们今天的幼儿园,外国病似乎没有那么重了,花钱病和富贵病却没有消减。赢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投资计划”等时尚”理念深深影响着家长们。于是形成了风气,裹挟着所有的家长孩子进入畸形的教育怪圈中。

陶行知先生雕像

04北大弑母案:我们引以为傲的成绩背后是一颗隐性炸弹

当幼儿园不得不为升学率”奔忙于超纲的教学之中,则幼儿园培养习惯和三观”的功能便被剥夺了。如果家长们再不做适当和必要的补位,那么孩子将成为一个考试机器,人格无法得到完善。

近日,北大学子弑母案”引发了全民的讨论和反思。一位老师在孩子学习上倾注毕生所能,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培养成才,最终却被引以为傲的孩子杀害了。这是个例,但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影子呢?孩子成绩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心情,孩子内心的点滴变化,却从来不在我们关注的频道上。殊不知,我们引以为傲的成绩背后,是一颗隐性炸弹。

我们可以理解当下幼儿园的压力和无奈,我们也明白,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多么艰难。但请记住,孩子的世界里不能只有知识,不能只有攀比,不能只有成绩。

孩子学前需要愉快的心情来促进正向发育和成长;孩子需要培养更多习惯和兴趣;孩子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是积极还是消极需要父母老师引导;孩子对身边事物的态度是否端正,取决于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与敦敦教诲。

唤醒玩心,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我家宝宝准备三岁了,他已经嚷嚷着要上幼儿园,我却越来越担心上一年幼儿园之后他就成为一个厌学的孩子。所以,最近在对比哪一所幼儿园学习压力最小,互动和游戏课程最多。少了玩心的幼儿园,是没有灵魂的幼儿园。

"